看電視不一定是壞習慣,如何有效使用電子產品學習?│Miss Ana W.C. Tse (Lia媽媽)
2021-02-04
世衞指出,幼兒在兩歲前不應接觸任何電子產品;同時亦有很多研究發現,電子產品會令孩子的腦部結構產生變化,影響其專注及學習能力。
好多家長都知道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腦部發展有不良影響,就決定不讓孩子接觸任何電子產品。有的家庭當然成功實踐,可是大部份家庭都堅持得太困難,導致家長的精神壓力超出負荷,偶爾讓孩子看一下電子屏幕也有內疚感。
其實電子產品不是超級毒品,適當又適量地使用的話,孩子不會上癮,看電視更會是孩子有效學習的渠通。
1.限制時間
孩子年紀小還未建立時間概念,因此我們應避免用分鐘來提示孩子享受屏幕的時間。
家長可以用節數來計算,並且在完結前五分鐘提醒孩子數次「播完就要關機了」。
(注意:孩子有認真回應和有目光接觸才會有效)
2. 挑選適合內容
家長需挑選有意義又適合小朋友自己觀看的影片內容,例如關於生活自理、動物資訊、真人互動的兒童影片都可以。
值得一提的是家長應盡量避免播放歌曲動畫。因為那些畫面轉換的頻率比較高,孩子的腦袋還未處理到動畫的訊息,下一個畫面就出現了。
這種不斷的單向刺激讓腦袋停止運作,也令孩子習慣了接受訊息的被動學習模式,他們便不愛思考了。
3. 互動重溫影片內容
即使選對了影片內容,要讓孩子真正學習到裡面的資訊的話,家長是需要花時間跟孩子互動重溫。步驟如下:
a) 於第一次讓孩子接觸影片時家長一同觀看並稍作解釋。
b) 家長熟讀影片內容及歌曲(建議播放影片時關掉螢光幕,只播放聲音,作日常背景「音樂」,一家人一起聽,這樣同時也能增加孩子對影片的印象)。
c) 平日把影片內容於日常生活中重溫(例如洗澡時唱洗澡歌、看動物圖書時勾起孩子對動物影片的記憶、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影片中真人互動的對話)。
d) 家長詢問有關影片內容的問題,讓孩子思考。
這樣孩子便能有效從影片學習,家長可以放下罪疚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