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派位】用「順勢而行」來選校令兒女開竅│趙榮德
2021-01-28
有家長問我,如果子女斯文淡定,沉默寡言,應該找一間「外向型」,要求學生大量參加對外活動的學校,還是找一間「內向型」的,要求學生聽教聽話,專心向學的呢?
我主張「順勢而行」,「順」着子女的性格、才能和興趣的學校,因為「順勢而行」,容易使小朋友開竅!而「逆勢而行」,家長將自己的意願,強加子女身上,結果子女初而逆來順受,繼而關係破裂,終而失敗收場,以下舉幾個例子以作證明。
我用大發明家愛迪生Edison作順勢而行的例子,愛迪生生於十九世紀1847年,他不但是發明家,還是科學家、企業家、工程師,擁有一千個專利權。
愛迪生年幼時愛發問,喜創新,但母親初時不知道「順勢而行」,竟然把他送到一所傳統教學式的小學。有一次,他突然想到「母雞孵蛋」這個概念,「既然母雞能孵蛋,為甚麼人不可以?」他坐言起行,竟然在學校自己坐在一顆雞蛋上。這個做法被老師發覺,大為憤怒,並稱他為「臭蛋」。
愛迪生的母親知道這事,大為不滿,毅然把兒子帶回家,用自己的方法,「順勢而行」在家教愛迪生,鼓勵他學習和做科學實驗。
愛迪生15歲那年在火車站工作,在火車上做製作火藥的實驗,被火車管理員知道而摑了他一大巴,結果令他耳朵失聰。但後來他在紐約證劵行做散工,看守證劵行的印刷報價的印刷機。因為他耳聾能忍受證劵行的噪音因而安之若素。一次印刷機壞了,無人懂得修理,愛迪生自告奮勇把機修好,因而被升為修理部主任,月薪三百美金,二百年前的三百美元如果計算200年的通脹,便是現在的三萬美元,亦即是二十二萬港元左右。從這個例子,足以證明「順勢而行」對子女的學習及就業,有正面影響,還未計算愛迪生那一千多個專利權帶來的收入,所以這個用這個選校方法,值得考慮。
至於「逆勢而行」,我舉以下兩個例子,證明行不通。第一個發生在幼稚園選校。
有一次,家長前來「諮詢」,說女兒在一「名幼稚園』讀得好辛苦,原因是那所「名幼」一星期要默書三次,而他女兒非常懼怕默書,因為無論她在家每次溫習到滾瓜爛熟,回校卻因為緊張而信心盡失,每次都不及格而哭。我勸她轉去一些不用默書的幼稚園,她接納我的提議,半年後再來來見我,「我個女現在讀得開心,學得愉快!」這證明「逆勢而行」要不得!
另一個例子發生在媽媽迫女兒學鋼琴。
有一朋友告訴我,他的妻子與妻子媽媽不愉快的經歷。原來妻子的媽媽喜歡彈琴,但因家庭貧困買不起鋼琴而無法達到願望,唯有將願望寄於女兒身上,強迫女兒從小一第一級彈鋼琴到中二第八級,到中三,媽媽還要女兒學「演奏級」,女兒反面,不但不肯再彈鋼琴,還坦白對媽媽說:「我其實不喜歡彈鋼琴,我由小一被迫彈到而家,已經彈夠了,由今日起,我不再彈鋼琴!」媽媽知道女兒已經長大了,到了青春「叛逆期」,再迫無用,就這樣一下子「棄」了八年練鋼琴的光陰與功力!你說逆勢而行有無用處?
以上三個真實例子證明「順勢而行」像愛迪生母親會令兒子開竅,而「逆勢而行」那兩個媽媽,卻費時失事,徒勞無功,你會揀哪一個方法選校?
作者:趙榮德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