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n Tsang】校網的選擇
2016-04-12

雖然只是4月,但不少為子女準備申請2017年小一入學的家長已開始積極籌謀,除了要挑選合適的私立、直資小學申請外,亦有部分家長考慮搬家去配合心儀官立、資助小學所在的校網,以提高通過派位入讀的機會。這舉動以往一直被認為可以增加成功獲派機會,但現實中,大多數家長在事前對有意搬入校網的形勢了解欠奉。
哪個才是最佳校網?
而比這個問題更困難的,是更多家長只純粹希望比較不同地區而找出最好的校網。最佳校網這個題目就筆者而言,已經完全不陌生,但隨著近年申請人數拾級而上(2017及2018兩年的小一申請人數,會攀升至近二十年的高位),若家長的第一志願不成功,但仍然對隨後的選擇抱有任何不切實際的憧憬和幻想,便等同自挖墳墓,與其到時才來後悔,倒不如及早增加自己的認知。
難以存在客觀標準
要判斷一個校網的優劣,可以參考的標準五花八門,並無一個既定標準。有人會簡單比較網內所謂「好學校」的比例高低作為指標,當「好學校」數目佔區內大多數便代表大部分申請人會自然派入這些學校;亦有人會參考過往區內申請人獲派首三志願的比例來定奪,假設首三志願的選擇都是家長的心儀學校,所以越多人獲派便代表派位結果越理想。
留意供應是否足夠
如果在過往申請人數偏低的年代,「好學校」數目比例高,確實可以代表該校網是個好校網,因為絕大多數網內申請人,均可被派到這些「好學校」。奈何近年申請人數上升,區內供應根本無法滿足需求,因而需要從區外借入學位,變相大幅度減低區內原來高比例的「好學校」數目。所以在考慮區內學校之餘,亦要注意該校網有否從區外借入大量名額。
那麼可以獲派首三志願的比例又是否一個有參考價值的標準呢?敬請繼續留意www.ohpama.com。
^喇沙小學位於九龍城區41校網,該校網名校林立,深受家長歡迎,因此過往均有從黃大仙區43校網借入學額。
作者:Ian Tsang
相關文章:【Ian Tsang】小一派位的迴光反照
【Ian Tsang】沙田少於一半獲派首三志願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圖片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