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玩樂】想孩子自主玩樂 家長首先學放手│慈慧幼苗

2021-01-13


上星期我到朋友家中作客,閒談間朋友突然拿出手機「炫耀」她與3歲半兒子玩樂的片段,令我印象難忘。朋友興高采烈地道:「這是我前日與兒子玩耍時的片段,你看看我和兒子玩得多開心,氣氛多融洽呢!」

眼見朋友滿心歡喜,我儘管細意欣賞,片段中朋友不斷問兒子:「我哋玩車車好唔好?」兒子答:「唔好」;她再問:「咁玩積木好唔好?」兒子再次拒絕媽媽,朋友屢敗屢戰:「不如我哋玩煮飯仔?」,最後兒子終於點頭。過程中,媽媽不斷問﹕「這是甚麼顏色?」兒子不太想回答。之後,兒子問﹕「媽媽想食甚麼?」,朋友疑惑的質問兒子:「積木點會用來炒架?」小男孩頓時不知所措,亦沒有興致再玩下去。

當我看完片段後,亦不怕對朋友「撥冷水」,坦白說出自己的看法……

解說:

玩樂是兒童的基本權利,亦能促進孩子成長發展。若家長能以「兒童為本」作為出發點,每天與孩子「自由玩樂」FREE PLAY約45分鐘,除了能建立正面的親子關係,更能夠讓孩子建立自信心、自主、解難能力、安全感、宣洩情緒等。

以上個案中的媽媽不斷詢問孩子玩哪一種玩具,無形中導向孩子的選擇;而媽媽不斷透過問顏色概念,期望鞏固孩子學習,打斷了孩子的玩樂過程;最後,媽媽認為「炒積木」是不正常,質疑孩子的創意幻想。媽媽以自己的期望及取向為先,忽略了孩子於玩樂過程中的選擇、主導、投入、創意的需要。

家長於「自由玩樂」FREE PLAY只需要訂立基本的底線,訂立愈少規矩愈好,例如﹕只訂立確保安全、不傷害自己/他人、不損壞物品的規則。過程中,只需以父母以跟隨者角色簡單描述孩子行為或情緒,不批判、不主導、不發問,給予充分的空間自由,孩子便能投入享受於玩樂中。

點‧醒‧家長

‧宜每天安排約45分鐘的「自由玩樂」FREE PLAY。

‧「自由玩樂」FREE PLAY能建立正面的親子關係,更能讓孩子建立自信心、自主、解難能力、安全感、宣洩情緒等。

‧家長以跟隨者角色簡單描述孩子行為或情緒,不批判、不主導、不發問。

 

以上資料由慈慧幼苗親子學堂資深註冊社工KaKa提供

作者:慈慧幼苗

其他閱讀:

【健康須知】兒科醫生逐一拆解 6大流感疑問 | 慈慧幼苗

【減低依賴】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 慈慧幼苗

熱門文章

孩子很 自私 怎麼辦?|何基佑
04-08
迎接孩子青春期 父母應轉換角色 3招變身「偉大教練」|Sophia哲學諮商師
04-07
【拜年如何叫親戚?】認住關係圖
02-01
泰國潑水節︱孕婦路邊分娩後繼續狂歡 女嬰棄垃圾桶旁夭折
04-17
星島申訴王|中三女貪平淘寶配眼鏡戴後現飛蚊症 港爸後悔莫及:見過鬼都怕黑!
04-16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你是「衝動教養」還是「尊重教養」?|鄭涵櫻
2025-04-18
不要直接說孩子錯了,而是引導他們發現|尚瑞君
2025-04-16
教養要 活在當下 |潮媽與威哥的正向教養
2025-04-16
戶外活動 |別讓孩子只活在螢幕裏!6個必須帶孩子出門的理由
2025-04-14
孩子情緒|教孩子認識這4種「負面情緒」 有助他們建立情緒表達力
2025-04-1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