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堂劉皇發夫人小學】改學校形象及課程增學生自信 學生品行獲中學校長肯定 劉小慧校長:教育最重要是身教品德
2021-01-08
疫情席捲全世界,香港學校面授課堂亦一再暫停,學校紛紛求變,本屬傳統行業的教育界,突然要適應翻天覆地的轉變。
仁愛堂劉皇發夫人小學創校超過三十年,以往給家長的印象或許是「校舍舊、略欠活力」。面對疫情衝擊,學校卻能迅速應變,確保學生能繼續有效學習。原來,三年前劉小慧校長接任,把學校的校園、校服,以至課程進行了不少革新,師生對改變求新早有體驗。
^甫開始停課,學校就不斷摸索如何停課不停學,老師很快就適應網上教學的模式,但劉校長亦坦言,地區學校的小朋友在硬件上比較需要支援,學校亦需要花些時間為學生尋求資源。
停課成活化教學契機
今年二月開始停課,學校已經立即已製作工作紙、簡報(PowerPoint)等教學資源,放進內聯網讓學生下載,隨後亦即試行Zoom教學,由校長身先士卒,先透過zoom跟整個年級的同學見面。三月底,學校開始全面進行Zoom實時課堂,設規律的時間表,每星期中、英、數各3節課,常識則有2節課,連閱讀課,每週共有13節課堂。
「但有很多困難要解決……不是個個家庭都可以有裝置。」劉校長指,有些個案特別難忘,曾有一名學生,老師發現他要在街上上網,原因是家中欠缺wifi裝置。另有一些個案,學生家中有幾兄弟姊妹,裝置不夠用。為此,學校四出為學生爭取資源,向不同機構如賽馬會等,借用電腦及wifi裝置。
^去年年中曾短暫復課,學生在校園中要保持社交距離。
停課期間,學校的教學安排最獨特之處,就是自四月開始,設立逢週三推出的活動Channel。「老師可以自己揀題目拍片,老師喜歡煮食,就可以教煮食;有些老師喜歡行山,可以教行山;有些老師喜歡寵物,可以介紹自己的寵物。目的是讓學生知道,在疫情下生活仍是如常,小朋友、老師也一樣照常生活,亦可以拉近老師跟學生的距離。」
老師們拍片時充滿熱誠,後來更請來一些嘉賓,例如星級體育教練、運動員等,教學生在家做體操。另外,星期五亦增添了成長課堂,內容包括網絡使用的素養、疫情下人間有愛的故事等等。
「以前電子教學只是『種子老師』去做,有一team老師比較專長,現在沒辦法下,個個也要學識。」劉校長把疫下停課,視為活化教學的契機,帶領同事積極學習與實踐全新教學模式,追求進步。
新校服、新形象 增學生自信
事實上,劉校長亦形容自己是個正面、積極、樂觀的人,勇於接受挑戰,就如幾年前她毅然離開所任教的市區名校,到位於屯門的仁愛堂劉皇發夫人小學接任校長一職。自言喜歡漂亮的東西,劉校長甫上任就計劃為校服換上新裝,令學校形象耳目一新。
新校服顏色鮮明亮眼,乍看有點似國際學校的校服。「其實一個形象很重要的,對學生,他會更自信。」劉校長認為,一套漂亮、精神十足的校服,不單只會令學生自信心大增,亦會加深他們對學校的歸屬感。校服有兩種不同的顏色,讓學生自行選擇,他們穿著上學去,感覺自然更愉快。
^新校服有兩種顏色——紫色和藍色。
「雖然過去大家對劉小的認識沒那麼深,或沒那麼認識,但我覺得我們的學生都有他們的亮點,他們可以不只圍在學校中,而是有信心行出去同區,甚至香港不同的地方,或衝出世界﹗我都希望能給小朋友信心,其實只要我們努力,是可以做到的﹗」
拉近學生語文水平差異
除硬件上的改革,要令學生進步,固然亦需要課程的配合。對此,劉校長強調在低年級打好基礎的重要性。
她明白,官津學校的學生來自不同背景,幼稚園的程度也不一,尤其在英語方面,故今年開始在低年級推出劍橋英語作為核心課程,每個學生必修,為的是拉近他們之間的水平,且提供一個整體標準作為參考,讓學生及家長知道哪方面需要改善。
劉校長又認為,低年級有更多空間運用活動的形式,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動機及習慣。所以,在核心課程以外,一、二年級的英語教學方式會較為貼近幼稚園,為學生營造較愉快的活動環境,透過體驗的模式,讓他們學習聽、說、讀、寫。
「我也見過他們上課,很開心,例如會整蛋糕,由製作要寫食譜開始,寫出整個過程,真的焗一個蛋糕,完成後再把過程、結果寫出來…」在活動過程中,令學生有機會全方位運用英語。「而最大的特色是由外籍老師做主導,跟我們的本地老師一起上課。」
^透過體驗的模式,在「做中學習」,而不是強加語文知識在孩子身上。
^由外籍老師主導的英語學習活動。
至於高年級,在英語學習上,會比較著重知識層面,特別是提問技巧,文法知識,答題的技巧,怎樣面對出面的考試。
劉校長指,學校的課程建構,是基於幫助學生循序漸進的理念。「如果由小學到中學,十多年才到大學,這麼漫長的時間,所有時間都由朝忙到晚的模式,可想而知,一條橡筋拉得太緊,總會有反彈、斷的時候,我覺得要平衡,我會要將小學階段劃分。」
她覺得,一、二年級是小學生的「準備」階段,最重要的目標是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三、四年級學生則需要更深化所學知識;五、六年級則要進入「作戰狀態」,好好為升中鋪排。
畢業生品行獲中學校長肯定
除了學術成績,劉校長亦特別重視學生的品行培養,這方面更獲得區內許多中學校長的肯定。「這幾年,中學校長的回應指我們學生都很乖……這對我們的同事很鼓舞。」
她說,從事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以身作則,在學校建立關愛、重視德行的氛圍。「知識層面現在很容易上網去學,或是家長可以教,但品行真的要日積月慮。」
如何建立呢?「例如(老師)有沒有即時處理問題;有沒有抓緊機會去講核心價值;他們錯了,有沒有給予機會去改過。」她說﹕「學術都可以追,做人的態度沒有就是沒有……我們希望他們在這學校6年,出到去最少也是正直的人,懂跟別人相處、有禮貌。」
^上任3年的劉校長認為,小學教育的重點之一,是要循序漸進地打好學生的學術基礎。
撰文﹕陳淑安
攝影﹕潘駿宜
部分照片由學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