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重視創意的STEM教育 回應不確切的未來

2021-01-08


踏入二○二一年,普世仍受到反覆不定的疫情衝擊,面對不確切的未來,究竟資優教育如何作出回應?讓我們從「星之子」陳易希的故事說起。

現年三十一歲的陳易希,其人生充滿傳奇,從愛拆電器的好奇小子,到科技成就獲肯定,名字被冠在星星之上,中五畢業就破格獲科大直接取錄。九年前,他更創立資訊科技公司出任行政總裁,開展事業。在疫情爆發之初,易希與團隊研發可重用口罩,助市民抗疫;還有研發室內消毒機械人,減低清潔人員受病毒感染的風險。

易希之所以成功,正正因為他對科技的熱忱得到父母、學校的肯定與支持,加上得到本人前任機構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的栽培,從小至大他在STEM領域進行各種創意發明,在世界級的科技比賽展現天賦,朝科技、創新發明方向進發,實踐以科技為人類解決問題的夢想。

本人有幸於易希初中時已認識他,多年來陪伴他成長。古語有云,千里馬亦需要伯樂的擢拔。今時今日學苑也是伯樂的一員,與家長、學校配合,肩負着發掘和培育資優學生的重任。

數年前,學苑已洞悉到STEM教育和創意啟發的重要性,為學員設計不同類型、具挑戰性的STEM課程,讓學員提早起步,從小學開始,涉獵STEM的多種範疇;又通過開發人才培育途徑(TalentDevelopmentPathway,TDP),指導學員從大量課程中,選擇構建個人化、系統性的學習計畫。目前,TPD已經發展的領域包括:物理、人工智能(AI)、密碼學和遺傳學。當學員進階到高級程度STEM課程,他們更有機會與前綫科學家會面,跟他們學習,一起探索新知。

學苑會識別出具潛能、熱誠和願意投身科研的學員,為他們度身訂造專業或個人化課程,包括「香港資優師徒計畫」、「全球資優人才良師指導計畫」等。學苑鼓勵學員活學活用,通過參加比賽,運用科技、創意解決生活難題;自去年十月起,學苑邀請醉心科學、科技的學員和校友於報章分享STEM領域的知識和科學實驗。

今年一月開始,本人加入學苑成為新任院長,在新的一年計畫與學界更多協作,讓更多資優學生的創意獲得釋放,為香港發掘更多人才!

 

作者:黃金耀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關注資優學生的成長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熱門文章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2025︳學位分配通知安排/統一派位交表/中一註冊一文睇清 拆解9大關鍵問題
03-31
IAL │為何愈來愈多香港學校開辦 IAL 課程? 是否比 DSE 和 GCE A-Level 更輕鬆?
07-03
中學|德蘭中學 校長親自下廚炮製住家飯 為DSE考生打氣
04-03
沙田 小童 衣衫單薄赤腳被母拖住走 目擊者:當時11度體感得8度 小童母現身解釋苦衷掀爭議
04-01
66歲高齡婦人自然懷孕誕子 成為10寶媽 大女與細仔相差46年
04-03

首間男校安排HPV疫苗接種 英華書院男生獲防癌會半額資助
2025-04-03
升中|2030年升中人口油尖旺按年跌幅最高
2025-04-03
黃傑龍 為DSE考生打氣 免費開放旗下12間餐廳作自修室 溫習期間可任飲汽水
2025-04-02
英華女學校 校長關翰章退休 校友祝慧勤今年9月接任新校長 百年津貼名校孕育多位名人校友
2025-04-02
仁濟醫院羅陳楚思小學 | 學生化身「小小KOL」 拍攝創意短片向區內居民宣揚環保
2025-04-01
DSE2025 | 學友社調查:考生壓力較去年上升 料與報考人數增加有關
2025-03-30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