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育】好爸爸教你栽培科學苗子│黃秉華
2020-12-19
科學家要從小栽培,不是容易的事。
我讀書時代能夠請到補習老師家教不容易,班中有位富二代同學,同時有五位補不同科目的老師,考試成績過得去。不過,讀了科學奇才費曼(Richard Feyman)寫小時候生活,我羨慕有位懂科學教育的爸爸。
費曼爸爸周末帶兒子行山,一邊親子觀賞大自然,一邊從旁教費曼知識。有一次和其他孩子玩耍,有個孩子指住一隻飛過的鳥問費曼︰「你知不知它是什麼?」費曼聳聳肩說不知,那孩子說︰「這是畫眉鳥,你爸爸沒有教你嗎?」
其實才不是呢,費曼爸爸有教過,不過,教的方法跟一般爸爸不同。
費曼爸爸帶孩子觀鳥,指著同是飛過的畫眉說︰「看見這飛鳥嗎?那是一隻會唱歌的鳥。」不過,他沒有特別要兒子記住鳥的名稱,因為沒有什麼意思。「在意大利文、葡萄牙文、中文、日文裡,這鳥都有不同名稱,就算你弄清楚它在全世界的名稱,你對它還是一無所知,我們不如觀察這隻鳥在什麼——這比較重要。」
費曼爸爸用心的引導兒子看看畫眉鳥的活動,解釋這鳥為什麼不停啄羽毛,原來是鳥與蝨子的一種生態互動,羽毛的蛋白質是蝨子的養料,大自然是存在這種奇妙的關係。了解這方面的知識,費曼的眼光比其他孩子更廣闊,培養出好奇心和想像力,這是科學家的重要養分。費曼爸爸雖然只是一名普通商人,兒子出生世前告訴妻子︰「如果是男孩,我要讓他做科學家。」
費曼透露從小鍾情科學,年輕時全力鑽研,工作有成之後才開始涉獵文學、藝術領域,不過,他表示具備一點科學知識,會讓生活更有趣,因為你會發現很多別人看不出的問題。費曼後來成為量子力學專家,獲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歸功於爸爸的栽培,費曼在《一個科學家的養成》文中說︰「至於我在物理學上較有成就,只是碰巧而已。」他珍惜的是父愛和他的科學童年,這是他一生追求知識的動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黃秉華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