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專科牙醫分享】一文看清!3種箍牙方法大比併
2020-11-26
多個級別的面試叩門季節又到了,一棚整齊的牙齒能讓小朋友說話更有自信,有助留下好印象,發音亦能咬得更準。不過並非個個小朋友都天生擁有,爸媽可能留意到子女「遺傳」了自己的牙齒問題,幸好現在牙齒矯正技術愈趨成熟,能夠及早治療牙齒歪斜、爆牙、哨牙及倒及牙等咬合問題,甚至改善面形輪廓。當然不同矯正方法各有優、缺點,今次請來牙齒矯正科專科醫生岑美恩教路,幫爸媽做定功課,讓小朋友從「齒」更健康自信!
1) 固定式傳統牙箍
提起箍牙,不少人第一時間想到金屬牙箍,原理是在牙齒表面貼上牙釘,再穿上鋼線,通過鋼線持續施力,將牙齒慢慢移動至合適位置。岑美恩醫生稱,金屬牙箍能確保24小時都戴着,所以效果理想。不過由於它的原理需要施以更大的力量讓牙釘和鋼線產生磨擦,因而痛楚感較大。箍牙裝置亦會清楚外露,要有心理準備大約2年時間不能除下,亦有機會因口腔磨損而感到不適。
不想小朋友被叫「鋼牙仔、鋼牙妹」,有爸媽則選擇陶瓷牙箍,原理與金屬牙箍相同,分別只在於以陶瓷替換金屬物料,所以佩戴起來較不顯眼。兩者均需要注意,牙釘及鋼線易積污垢,小朋友擦牙要特別乾淨,否則便容易有蛀牙。而且一旦發現鋼線斷裂就要馬上覆診,否則會割傷口腔。
▲金屬牙箍是較傳統的箍牙方法,金屬支架在牙齒表面,能確保24小時都戴着,但要有心理準備大約2年時間不能除下。
2) 活動式隱形牙箍
近年隱形牙箍成為箍牙新趨勢,亦有針對小朋友牙冠短少而研發的隱形牙箍和附件粒粒。隱形牙箍原理是讓以複合層的隱形牙套包緊牙齒,和黏在牙面的微細附件粒粒產生互動;而每星期更換一副的新牙箍會有微細的變化,改變與附件粒粒的互動,讓牙齒能持續移動到預設位置。牙醫在療程前以專屬軟件設計療程計劃和模擬效果,精準計算牙齒每階段移位幅度,因應小朋友不同成長階段度身訂製專屬的療程計劃。
「透明牙箍原理上可以用較輕柔的力量移動牙齒,而且近乎隱形,別人近距離亦難以察覺,亦可隨時除下來清潔。由於沒有牙釘及鐵線,能減少『刮嘴』問題,佩戴感覺較舒適。」不過,岑美恩醫生指出,隱形牙箍要靠小朋友自律,除了進食及刷牙外,每天要戴上20小時以上才會達到預期效果。戴隱形牙箍的挑戰在於小朋友是否有心理準備要自律。
▲移動牙齒不是靠大力,隱形牙套亦能以持續輕柔力量讓牙齒移動。透明牙箍的物料非常關鍵,要能緊貼牙齒,溫和而持續地施加壓力,使牙齒移動到合適位置。
3) 功能矯正器
岑美恩醫生補充,除了以箍牙方式矯齒,趁小朋友口腔軟骨組織未生定,可以佩戴功能矯正器,爭取在換牙前調整牙弓大小和顎骨位置,不需要剝牙都有機會解決到牙齒問題。「例如上下顎骨不對稱而令牙齒咬合不齊;又或者牙弓過窄,牙齒變得擠擁,沒有足夠空間讓恆齒萌出。這些都可以透過功能矯正器在發育期得到改善,減低日後跟進療程的複雜程度。」
小朋友7歲起要做檢查
箍牙是個重大決定,岑美恩醫生建議小朋友7歲起見牙醫接受詳細檢查,愈早發現潛在問題,及早補救才是上策。「學童牙科保健服務只去到小六,但其實整個青少年階段都應該定期進行檢查,有些牙齒問題未必肉眼可見,需要透過牙醫及早發現。牙齒不齊不只影響咀嚼及發音等發展,更可能導致小朋友自信心低落,對社交生活也有影響。」
至於不同箍牙方法各有利弊,宜先了解小朋友情況是否合適:「如果小朋友課外活動多多,隱形牙箍易於除戴,相對更方便。一來不影響吹奏樂器,二來做運動不用『就住就住』,毋須擔心因碰撞而導致鋼線斷裂。但隱形牙箍必須戴足時間才見效,對小朋友自理能力有一定要求。」
岑美恩醫生又提醒,矯齒並不是戴上牙箍就完事,爸媽切勿自行為小朋友佩戴,牙醫的診斷和監察很重要。「要牙齒移動其實只需輕柔而持續的力度,太大力反而有機會箍壞牙,引致發炎甚至牙床骨萎縮,後果不堪設想。牙醫能配合小朋友牙齒及顎骨的生長情況,設計牙齒移動路線和力度,每個步驟都跟到足,達致理想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