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燒】細說常見兒科病

2020-11-05


孩子生病發燒十分常見,為人父母者可能每年都要面對孩子發燒的問題。

但是,每次孩子發燒,父母依然非常擔心。除了不忍孩子發燒辛苦外,亦擔心發燒太高,影響身體,甚至會「燒壞腦」。

每次孩子發燒,就立刻給予退燒藥、消炎藥,這樣做對嗎?鄰居太太就說要用冰袋敷額頭,但這樣會寒邪入體嗎?還是要聽家中長輩說要給孩子穿厚衣、蓋厚被,焗一身汗,病才會好,真的嗎?好幾個問題拋出來,但我們不了解發燒的原因,是不會分辨孰是孰非的。可見先要把發燒的原因搞清楚,父母便不會因孩子發燒而嚇得手足無措,藥石亂投了。

人體免疫兵團在打仗

首先,我們要知道發燒不是病,發燒是訊號,是人體在抵抗病毒或細菌性感染時的自然反應,表示身體的免疫系統在打仗,以對抗外來的病原體。大部分引起兒童發燒的,多屬於感染情況,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即一般我們講的傷風、感冒、喉嚨發炎等,很容易便會引起發燒。另外、玫瑰疹、尿道炎、急性腸胃炎等這些都是感染,亦是常見導致兒童發燒的原因。有時,即使注射疫苗亦會導致發燒。

幾多度才算發燒?

不同的測量方法有不同的標準。所以應按不同的測量方法來計算發燒的標準,下表分別為耳探、腋探和肛探。

量度方法 正常體溫
耳探 35.8°C – 38°C(96.4 °F – 100.4 °F)
腋探 34.7°C – 37.3°C(94.5 °F – 99.1 °F)
肛探 36.6°C – 38°C(97.9 °F – 100.4 °F)

正確使用耳溫計

我觀察到越來越多父母使用耳溫計為孩子量度體溫,但未必每個父母都會正確使用耳溫計。使用方法錯誤會影響檢查體溫的數值,所以父母應學會使用耳溫計,正確檢測孩子的體溫。

探熱時要把耳道拉直,一歲以下嬰兒必須輕輕地把耳朵向後拉直,一歲以上兒童則把耳朵向後及向上拉直,並把探頭放入耳道內,切勿把探頭置於耳殼皮膚上,以免影響量度的結果。每次在耳朵量度三次溫度,並以最高的溫度作準。由於耳溫計量度左右耳時會有溫度差異,所以在觀察體溫期間,應認準同一邊耳朵來探熱。

發高燒會「燒壞腦」嗎?

不少父母擔心孩子發燒,會對腦部造成損害,尤其是發高燒時更是擔憂。但是發高燒對孩子腦部不一定造成影響,反而應注意引起發燒背後的疾病。

例如,如果由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發燒,即使溫度高都不會引致「燒壞腦」。但腦膜炎引起的發燒,即使溫度不高,亦有可能破壞腦部組織,導致「燒壞腦」的情況。

腦膜炎患者會出現嗜睡、嘔吐、異常哭鬧、眼神異常、活動力降低、不想進食等情形。謹記孩子的體溫高低並不等於疾病的嚴重度,應觀察其活動及精神狀況,作為疾病嚴重與否的重要指標。例如,孩子發燒時多是一陣陣的,發高燒時當然會懶懶的,但若高燒過後患兒便轉精神,眼神明亮、意識清楚等,多數不會是腦膜炎。

感冒、發燒都可看中醫

常說「慢郎中」,不少人認為中醫只能調理,發燒、感冒不敢看中醫。其實剛好相反,兒童以及有過敏體質的人看中醫治感冒,治療效果特別好。中醫史上有不少對抗大型感染病的記載。醫聖張仲景在其著作《傷寒論》及清代溫病學等專著就是與對外感發熱病、傳染疾病相關的治療經驗總結,中醫治療發燒是對症下藥,療效一點不慢。

發燒即食退燒藥?

發燒是感染產生時的自保機制,適度發燒可提升免疫系統效能;若孩子的精神活力尚可,家長未必要強求立即退燒至正常體溫,大量退燒藥反而會降低免疫力,使病毒更不易被殺死。

焗一身汗 病便會好?

聽老人家說,小孩發燒,一定要着厚衣或蓋厚厚的被,出一身汗,病便會好了。中醫治療上有汗法,使用適合的藥物使病人發汗,從而發散病邪,來恢復病人的健康。但不是人人合適,古書《傷寒論》更有明言禁汗法,若盲目發汗,便會造成壞病,形成一系列險惡之症。

正確來說,小孩手腳冷時多穿一點,小孩冒汗時少穿一點,按孩子情況加衣被或減衣被。

這樣做孩子發燒不用怕!

多喝清水

發燒會引起孩子水分留失,所以應注意補充水分。可以少量多次的給予室溫的清水,若天氣較冷,則可加少量溫水。

使用物理退熱法

如濕毛巾抹身體,或用溫水(大概 37-40 度左右)洗澡,雖然不會降低孩子的中心體溫,但至少他們會舒服些。中醫不建議用冰枕或洗冷水澡降熱,尤其是寒症感冒病人;因為他們雖然會發燒甚至高燒,但同時有手足冰冷、怕冷、不怕熱、要穿厚衣、蓋厚被、喜飲暖水。寒症病人若用冰水澡、冰枕等退熱,昨只會加重寒邪和病情。

加密服藥頻率

現在大眾服用一般調理身體的中藥時,都習慣每天服 1-2 次。但治療孩子發燒,醫師有可能要求小患者每天的服藥次數增至 3-4 次,以使藥物見效更快速及更有利退燒、治癒疾病。

記得戒口

感冒時,人體的正氣集中與病邪爭鬥,脾胃之氣會較弱。這時,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避開一切油膩、難消化的食物,使身體容易康復。另外,感冒剛癒,不少父母擔心孩子病後體虛、消瘦,心中痛惜,立即想方設法,煲肉湯、雞湯、補品予孩子進補。《傷寒論》提到感冒後,人體的消化功能尚弱,此時若因飲食調理不當,過量進食,或不當進食滋膩、溫補之品,則感冒極易復發,稱為「食復」。所以,父母不應在孩子生病或病後剛癒時,過分餵食孩子或急於進補,避免因愛他而變為害他,因進補反而弱化脾胃,疾病更難痊癒。

 

作者:何慧潔

內容來源:《中醫媽媽育兒百科》(萬里機構)

熱門文章

生風癩元兇:21種含水楊酸食物 容易引發 蕁麻疹
01-08
鼻敏感|網傳熱水蒸氣 通鼻 塞方法真有效?兒科醫生:治標不治本!5個緩解鼻塞的方式
01-14
兒童飲食|食 早餐 助提升學習表現 營養師拆解2款常見早餐的升糖指數
01-15
前TVB移英男星 林子博 15歲仔外表變化大現麻甩味?
01-06
粉嶺公屋鐵閘疑有「 踩線 」記號 街坊驚驚:我家門都有「C」字
01-20

流感| RSV疫苗 或出現早產、妊娠高血壓、吉巴氏症等副作用 劉宇隆:長者孕婦應先諮詢醫生
2025-01-20
白飯 存放不當會滋生惡菌 或致食物中毒?即睇正確儲存白飯方法!|食物安全
2025-01-19
朱古力瘤 | 中大研究:乾眼症抑制劑 可用於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
2025-01-17
中大醫學院研究:腸道益菌產生的短鏈脂肪酸 能提升免疫力 對抗流感
2025-01-17
瘦身|營養師列13款低脂/無糖/低糖 朱古力 飲品名單 暖身不怕肥
2025-01-17
8旬伯伯 煮飯 被魚骨刺傷 細菌感染需截指保命 醫生教處理海鮮5大注意事項
2025-01-17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