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疾病】防患子宮肌瘤

2020-11-04


香港每四名女性便有一人患子宮肌瘤,大多數發生在三十至五十歲期間。不少患者飽受「血崩」煎熬,甚至貧血、暈眩、尿頻、凸肚腩。然而,超過一半患者無任何徵狀,一直與肌瘤共存卻渾然不知。

臨牀上遇到很多子宮肌瘤患者前來查詢中藥能否令肌瘤縮小,還是必須手術切除子宮?抑或等到更年期,肌瘤就會消失?中醫學認為子宮肌瘤屬於「癥瘕」範疇,發病主因是長久氣血失調及臟腑失和,因痰、鬱、瘀等聚結胞宮所致。在本港,不少患子宮肌瘤的職場女性屬於氣滯血瘀的體質,這類女生常久坐,缺乏運動,易致下半身血液循環不暢,同時面對激烈職場競爭,再加上要照顧家庭,精神壓力很大,容易因情志抑鬱致肝氣鬱結,肝功能不暢,使氣滯致血瘀,積於子宮成癥瘕。

中醫治療子宮肌瘤,一般將病情分為出血期(即經前和月經期)和非出血期,出血期要扶正補氣,並配伍少量化瘀止血的中藥。非出血期則要加強活血化瘀、軟堅散結,以防止子宮肌瘤惡化及縮小子宮肌瘤為目標。

遠離子宮肌瘤方法包括切忌胡亂進補,子宮肌瘤多見虛實夾雜,不當進補容易使病情惡化,故使用補藥、藥膳料理時都要特別留心,建議先給專業的中醫師進行體質評估,不要長期隨意地喝四物湯、八珍湯、白鳳丸等補品。飲食有節制,子宮肌瘤形成與大量雌激素有關,高熱量食物能促進一些激素的生成和釋放,所以肥胖女性子宮肌瘤發病率較高,故飲食宜清淡。多動別久坐,因久坐不利於骨盤腔循環,建議每天做三十分鐘拉筋運動,幫助全身代謝,並燃燒脂肪。日常應有充足睡眠、多找些讓自己快樂、放鬆的活動有助釋放壓力、紓緩憂思情緒。建議女性自二十五歲起,或開始有性生活後,定期做婦科檢查,以提防早期徵狀不明顯的婦科病。


^曾覺知中醫師

作者:曾覺知中醫師

頭條日報授權轉載

熱門文章

諾如病毒丨深圳 諾如病毒 升至中級風險 酒精殺不死傳染力強 即睇3招防護
02-21
瘦身 | 當眾被嘲肥仔!重達200磅醫生決心 減肥 靠1個「早餐公式」 8個月激減45磅
02-11
女子疑長期佩戴降噪耳機 致 聽覺處理障礙 專家籲開啟1模式
02-19
吳鎮宇16歲兒子吳費曼留微捲髮型 面部肥腫體重近200磅 曾自爆有病
02-19
何雁詩感恩囝囝美國治療後一直進步 鄭俊弘:專心照顧囝囝未敢追多個
02-22

媽媽 化妝 後做一舉動 令8歲女兒面部又紅又痛 揭因一化妝品惹禍
2025-02-21
諾如病毒丨深圳 諾如病毒 升至中級風險 酒精殺不死傳染力強 即睇3招防護
2025-02-21
剛收到大學offer!18歲少年 抗癌 3年病逝 家屬:初時以為只是生長痛
2025-02-20
睡覺用2個枕頭恐或致 駝背 加劇!物理治療師教1簡單運動幫助伸展脊椎
2025-02-20
女子疑長期佩戴降噪耳機 致 聽覺處理障礙 專家籲開啟1模式
2025-02-19
拖延症|「醫生,我就是做不了!」拖延的心理機制「兩分鐘規則」破解魔咒|精神科專科林震醫生
2025-02-19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