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健康】病發率趨增 大小同防頭痛來襲
2020-11-02
據早前最新調查指,港人頭痛個案日增,而且多達25%港人每次頭痛發作可長達四小時,其實不論年幼學子還是成人,或多或少也有頭痛經歷。每當頭痛一至,不但影響學習、降低工作效率,更令人坐立不安及精神萎靡。面對痛症,你會選擇了解病因來防治,還是服用止痛藥了事?
排除腦頑疾可能
家庭醫生林永和表示,不論成人或小朋友頭痛,成因與表現方式大致相同,可分為原發性頭痛和繼發性兩類。前者指非器官病變而引起的頭痛,以壓力性頭痛和偏頭痛最為常見;後者指因為創傷或腦部病變而引發頭痛,如腦腫瘤和腦膜炎等。雖然都市人最常見的大多是原發性頭痛,但亦不能掉以輕心,若頭痛病情持續且止痛藥未能緩解,伴隨頭暈、惡心等徵狀,便需要求診檢查,以排除是繼發性頭痛的可能。
^株永和醫生
壓力屬常見源頭
一般的壓力性頭痛未有明顯成因,但大多和壓力及不良作息、姿勢有關,痛楚會困擾整個頭部,但較少有惡心和嘔吐等症狀。另一常見的偏頭痛則屬容易反覆發作的痛症,疼痛大多集中在前額、頸部或頭的一側或左右兩側,大部分患者都會在病發前出現一些先兆,例如看到閃光、感到麻痹又或惡心等。偏頭痛成因和壓力性頭痛一樣,都和壓力有關,不過偏頭痛患者會在某些誘發物刺激下,令三叉神經附近的血管失調、膨脹而引起痛楚。每個偏頭痛患者誘發物也不盡相同,臨 上常見的誘發物有含咖啡因食物、發酵食物和橘子類食物等。
勿忽視兒童個案
跟和成人相比,小朋友頭痛,更須正視和關注,基於他們未必能清晰交代痛症症狀,而頭痛又是不少疾病的臨牀表現,例如鼻竇炎等,故小孩一旦出現頭痛,建議家長盡快帶他們求診,讓醫生仔細詢問病情,作出正確判斷。
臨牀統計上,年紀較小的孩子以偏頭痛居多,到了求學年齡,或因課業繁重,壓力性頭痛比率開始上升。林醫生指出,有些家長以為孩子年紀小不會頭痛,以為他們只是不想上學而「詐病」。這其實存有誤解,因頭痛大多由壓力所致,若孩子因上學而感到憂慮,出現頭痛等病徵亦在情理之中。有時身體受壓力影響而令體內血管失調,更有機會導致肚痛或腹瀉等徵狀,家長如發現孩子時常出現痛症,除早日求醫外,也宜多了解孩子的想法,作適當開導。
小心慎食止痛藥
頭痛來襲,為免影響正常表現,不少成人都會選擇服食止痛藥,但同時又擔心止痛藥成分會在身體累積,有礙健康。林醫生認為服食分量最為重要,只要非長期持續地服用、沒有超於建議用量,腎臟和肝臟「解毒」功能正常,那即使不時服食止痛藥,藥物成分也會得到身體正常處理,不會積存和危及健康。但他提醒長期受頭痛困擾人士,應早日求醫找出主因,以減低或長期倚賴用藥來舒緩。
至於在孩童方面,坊間亦有一些標明適合十二歲以下孩子服食的止痛藥物,但由於十二歲以下的年齡跨度大,不同體重和年齡的孩子服藥量或不一致,故服食前應先諮詢藥劑師或醫生意見。家長如希望以天然方式為孩子紓緩頭痛,可嘗試為孩子營造安靜舒適及光 適中的環境,再配以頭部按摩,可望減輕痛楚。
林醫生認為,很多人都以為頭痛防不勝防,但其實不少頭痛成因也有 可尋,只是大家未曾小心留意和關注。都市人縱使再繁忙,也應好好管理生活、注意減壓、多休息和進行伸展運動,以踏出防治頭痛的第一步。
作者:安格斯
頭條日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