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健康】易被忽略 童防青光眼

2020-10-29


據奧比斯最近公布的調查發現,可致盲的青光眼於本港病發率不低,而且因早期病徵不明顯,故常被忽視。有專家指,大眾常誤以為此症是成人才會患上,其實不然,小兒也有可能患青光眼,而繼發性的青光眼是可以預防的,故家長不該掉以輕心。

青光眼是香港致盲殺手病,發病年齡通常為四十歲或以上,然而兒童其實也會患上此症。雖然其病發率遠較成人為低,但亦不可輕視。

理大護眼中心眼科視光師周國輝說:「眼球分為前房和後房,前房是指由眼角膜到晶體的空間,當中充滿前房水(非眼淚水),前房水作用是支撐眼球和供應養分,它由睫狀體分泌,並經前房角的小梁網流走。分泌和流走的速率,可影響眼球的內部壓力即眼壓的動態平衡。若分泌快流走慢,眼壓便會升高,相反分泌慢流走快,眼壓便下降。如眼壓過高可以損害眼內的視覺神經,引起青光眼,嚴重時可致盲。小兒青光眼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青光眼主要成因是前房角組織發育不良或畸形,阻礙房水的排出,導致眼壓升高所引致,發病年齡可再分為嬰幼兒型青光眼(零至三歲)和青少年型青光眼(四歲至青少年期)。嬰幼兒型青光眼的病徵有角膜混濁、流眼水、畏光、牛眼症(高眼壓引致眼球比正常大)等。青少年型青光眼除了眼壓高外,病徵可以不甚明顯。」

繼發性的青光眼有不同的成因,「有的是先天的眼睛或身體毛病引發的,一般比較罕見,例如患上先天性虹膜缺損、神經纖維瘤病等。有的是後天引起的,例如創傷(眼部受到撞擊)、長期不當使用類固醇等。北京同仁醫院於2002年至2008年期間,分析了一千多名分別來自二十八個省份,由初生至十八歲的嬰幼兒及青少年病例,發現最常見的小兒青光眼是原發性青光眼,大約佔總數的46%。其次的是創傷後引起的青光眼,大約佔總數的12%,年齡通常介乎十歲至十五歲。」周國輝稱。

現時,進行手術是處理小兒青光眼最常用的手段,其次是滴眼藥水來控制過高的眼壓。周國輝強調,雖然一般小兒青光眼暫仍沒有效的預防方法,但是創傷性青光眼是可以避免的。因此,他特別提醒家長,讓小朋友進行有身體接觸的運動時,謹記必須為他們做足保護措施,以免令眼部受傷。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熱門文章

幼童持續咳嗽 毛細支氣管炎/哮喘與感冒相似 及早治療增「斷尾」機會︳兒童健康
01-04
產後脫髮 點解決?1招助妳重拾魅力 成為髮量大富翁
04-01
兒童性早熟| 8歲過胖女童來初經 驚覺 性早熟 阻礙身高發展 醫生警告:這類飲食恐讓孩子提早發育!
03-26
旺角14歲少年教胞弟做功課情緒激動 敲碗意外傷弟額頭
04-05
鴨脷洲女學生衝紅燈 遭的士撞飛撻落地 熱心途人上前慰問
04-04

沒加糖等於含糖量為零?營養師教你認清5大隱藏版 含糖食物 !
2025-04-03
家長依賴AI自行診療致延誤就醫 3歲女童咳嗽一個月慘變 肺炎
2025-04-03
學生用電子屏幕時間長 8成中學生日花逾2小時打機或上網 衞生署倡限6至12歲兒童每日打機時間
2025-04-02
小朋友半夜咳嗽怎麼辦?中醫解析 夜咳 成因、種類和3大調理方法 | 中醫爸B
2025-04-02
花萬元按摩醫 近視 ?家長誤信偏方 9歲女童近視度數暴漲100度
2025-04-02
體重 正常不等於健康!「瘦胖子」心血管死亡風險竟比肥胖者高52%
2025-04-01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