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健康】易被忽略 童防青光眼

2020-10-29


據奧比斯最近公布的調查發現,可致盲的青光眼於本港病發率不低,而且因早期病徵不明顯,故常被忽視。有專家指,大眾常誤以為此症是成人才會患上,其實不然,小兒也有可能患青光眼,而繼發性的青光眼是可以預防的,故家長不該掉以輕心。

青光眼是香港致盲殺手病,發病年齡通常為四十歲或以上,然而兒童其實也會患上此症。雖然其病發率遠較成人為低,但亦不可輕視。

理大護眼中心眼科視光師周國輝說:「眼球分為前房和後房,前房是指由眼角膜到晶體的空間,當中充滿前房水(非眼淚水),前房水作用是支撐眼球和供應養分,它由睫狀體分泌,並經前房角的小梁網流走。分泌和流走的速率,可影響眼球的內部壓力即眼壓的動態平衡。若分泌快流走慢,眼壓便會升高,相反分泌慢流走快,眼壓便下降。如眼壓過高可以損害眼內的視覺神經,引起青光眼,嚴重時可致盲。小兒青光眼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青光眼主要成因是前房角組織發育不良或畸形,阻礙房水的排出,導致眼壓升高所引致,發病年齡可再分為嬰幼兒型青光眼(零至三歲)和青少年型青光眼(四歲至青少年期)。嬰幼兒型青光眼的病徵有角膜混濁、流眼水、畏光、牛眼症(高眼壓引致眼球比正常大)等。青少年型青光眼除了眼壓高外,病徵可以不甚明顯。」

繼發性的青光眼有不同的成因,「有的是先天的眼睛或身體毛病引發的,一般比較罕見,例如患上先天性虹膜缺損、神經纖維瘤病等。有的是後天引起的,例如創傷(眼部受到撞擊)、長期不當使用類固醇等。北京同仁醫院於2002年至2008年期間,分析了一千多名分別來自二十八個省份,由初生至十八歲的嬰幼兒及青少年病例,發現最常見的小兒青光眼是原發性青光眼,大約佔總數的46%。其次的是創傷後引起的青光眼,大約佔總數的12%,年齡通常介乎十歲至十五歲。」周國輝稱。

現時,進行手術是處理小兒青光眼最常用的手段,其次是滴眼藥水來控制過高的眼壓。周國輝強調,雖然一般小兒青光眼暫仍沒有效的預防方法,但是創傷性青光眼是可以避免的。因此,他特別提醒家長,讓小朋友進行有身體接觸的運動時,謹記必須為他們做足保護措施,以免令眼部受傷。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熱門文章

飲食健康|三餐都用1種油煮餸 10歲童患 高血壓 全家3人相繼中風
04-09
飲食健康 | 女性40歲後易 骨質疏鬆 專家嚴選「12大強骨食物」 冠軍出乎意料是「它」!
04-11
生活健康 | 車內「這物品」甲醛濃度超標!半年內83名車主罹 血癌 專家急籲:夏季高溫小心更毒
04-24
珠海 長隆 電單車前輪懸空衝進人群 壓倒多名兒童 園方回應:被撞孩子身體無礙
04-24
感人故事 | 未出世BB罹 罕見病 父母選擇「不引產」用溫暖陪伴最後旅程
04-25

港大醫學院開發全球首個 甲狀腺癌 診斷AI模型 準確率超九成 診前準備時間減半
2025-04-24
總是想吃甜品、薯片要小心!可能是 身體 在發出「過勞警訊」 醫生分析渴望4種食物的隱藏需求
2025-04-24
生活健康 | 車內「這物品」甲醛濃度超標!半年內83名車主罹 血癌 專家急籲:夏季高溫小心更毒
2025-04-24
腸病毒 | 手足口病 高峰期將至 預防要知6件事
2025-04-15
胃癌 難測 港大研類器官生物庫技術模擬癌變進程 未來有助篩查高危者
2025-04-14
肚痛 | 肚皮畫成九宮格 初步判斷問題根源
2025-04-1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