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專科牙醫解答】小朋友箍牙3大迷思
2020-10-22
很多小朋友都有牙齒不齊的情況,作為家長都會希望儘早安排子女箍牙,改善牙齒問題。但箍牙是一個漫長過程,關乎小朋友長遠的牙齒健康,家長絕不能貿然下決定。育有一女的Sharon亦一樣,認為箍牙是小朋友的「人生大事」,對於女兒TY箍牙一事「十五十六」,希望諮詢牙醫意見才下決定。現請來牙齒矯正科專科醫生徐詠琦,為大家解答有關小朋友箍牙的3大迷思。
迷思1:小朋友何時箍牙最合適?
徐醫生: 小朋友箍牙一般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Phase 1)大約在小朋友6至8歲,正值乳齒換成恆齒的階段進行治療;第二階段(Phase 2)指小朋友已完全更換為恆齒,再進行矯正治療的時期。
建議家長於第一階段,即小朋友開始換牙時進行檢查。若能及早發現問題,趁牙齒仍有空缺位置時箍牙,牙齒便可順應有空間的地方慢慢排列整齊。相反,若小朋友等到第二階段,牙齒出現擠迫的情況才進行治療,牙齒周邊組織和骨骼便需要用更多時間重新適應新位置。若適應期和固定期做得不好,牙齒更會出現「走位」情況。
迷思2:箍牙一定要剝牙?
徐醫生:在小朋友由乳齒換成恆齒的階段,可透過X光片量度,估計他們將來恆齒生長的位置,以及會否有擠迫或空間不足的情況。在第一期治療,我們或能幫小朋友擴闊一些空間讓恆齒生長,以減低將來剝牙的機會。
迷思3:用隱形牙箍會痛嗎?
徐醫生:隱形牙箍是相對舒適的矯齒方法,小朋友和家長都會較易接受,進食時沒有那麼多顧忌,也沒有那麼易刮傷嘴唇。
▲作為傳統箍牙療程的過來人,Sharon表示自己當時感到非常痛楚,因此十分擔心TY用隱形牙箍時會經歷相同狀況。「若用隱形牙箍太痛的話,女兒的戒心便會很高,不願箍牙。」Sharon擔憂說道。
▲經過徐醫生詳盡解答,Sharon聽從她的建議,安排TY接受箍牙療程。在第一次諮詢中,牙醫發現TY的牙齒有門牙縫隙和牙床骨空間不足的問題。
▲由於TY的牙床骨空間不足,兩隻側門牙便夾在裏面生長,走進下顎門牙的中間。
為改善以上問題,牙醫為TY度身設計了一項包含34個步驟的牙齒矯正計劃,每一個步驟等於更換一副新牙箍,包括矯正移了位的側門牙,當側門牙不用「卡」在下門牙內,即將萌出的恆齒和和顎骨便有機會正常發育;另外,拉近上顎門牙之間的牙縫和擴闊牙床骨,牙齒移動到計劃所預期的位置後,便有足夠位置讓恆齒長出。
若家長們也跟Sharon一樣,希望及早改善小朋友的牙齒問題,宜帶子女到牙齒矯正科專科醫生作進一步諮詢,為小朋友安排適合的改善方法。
所謂病向「淺」中醫,想小朋友有更好箍牙效果又想慳錢,就要趁問題尚未變得複雜前解決。
下一節將會帶大家直撃TY的箍牙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