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士學位】中大言語治療碩士生 疫下遠程診斷實習
2020-10-19
^李月裳(左)指,言語語言病理理學碩士課程是本港唯一由醫學院開辦的同類課程。(袁嘉詠攝)
隨着教育局要求中小學開設言語治療師常額職位,社會對言語治療師需求日增。中文大學醫學院開辦的言語語言病理理學碩士課程,是本港唯一由醫學院開辦的同類課程,提供兼顧知識基礎與臨牀經驗的專業培訓,首屆學生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利用網上視像會議程式,以遠程診斷方式完成實習後順利畢業,當中六成一畢業生在幼兒學校及中小學任職。副教授李月裳指,遠程醫療經驗有助學生求職。
據統計,本港有言語障礙的學童多達二萬五千人,在教育局落實於中小學推行以兩校一組形式,聘請常額校本言語治療師的「加強校本言語治療服務」,加上政府近年推行言語疾病評估,市民對言語障礙疾病及言語治療的認識增加,社會各界對言語治療師需求與日俱增,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便於一八年起,每兩年開辦言語語言病理理學兩年全日制碩士課程,亦是本港唯一由醫學院開辦的同類課程,以應付社會逼切需求。
課程架構兼顧知識基礎與臨牀經驗,除語言障礙、吞嚥障礙、顱面畸形等九個主要臨牀領域知識外,亦提供逾三百小時的實習機會,對象包括兒童、成人、長者與特殊需要人士,初期更會安排教師或前線物理治療師監督,並提供相應的臨牀銜接課堂,通過個案討論、臨牀資源等,協助學生達至知識實踐。
日後擬採混合模式
遠程醫療即利用網絡平台,讓病人安在家中也能接受專業醫療服務,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中大安排學生以此形式完成實習,畢業生黃凱怡指,是次實習除令她得到寶貴經驗外,亦明白治療模式不應受到局限,應按病人情況提供適當協助,「像這次在網上為口吃兒童進行治療時,可同時教授在旁觀看的家長相關技巧,事後與小孩一起練習。」
課程獲香港言語治療師公會認可,修畢課程的學生等同獲得衞生署認可執業,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副教授李月裳指,首屆學生悉數於今年七月畢業,就業率高達九成六,其中六成一現於幼兒學校及中小學任職,平均月薪高達三萬四千元,「不少僱主反映學生具有遠程醫療經驗,是他們決定聘請與否的一個考慮因素。」由於面對面及遠程醫療各有優勝之處,故正考慮以混合模式進行實習。
記者﹕袁嘉詠
頭條日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