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濟醫院羅陳楚思小學打造生態園 】融入STEM、常識科 營造關愛氛圍 SEN學生效益顯著
2020-10-15
不少學校推廣綠色校園,礙於校舍面積限制,只能著重在課程教育上。位於屯門區的仁濟醫院羅陳楚思小學,校舍比一般學校大,陳嘉碧校長善用空間打造生態園外,還將它融入常識科和 STEM科內。陳校長指,生態園大大改善SEN學生的社交層面,因他們覺得自己是照顧者,不再是被照顧者。
善用空間 物盡其用建生態園
仁濟醫院羅陳楚思小學在三年前,開始萌生建生態園的意念。當時陳嘉碧校長眼見學校有一片空地,滿是雜草和雜物,便大膽提出「不如發展一下」的建議。碰巧有天,她於4樓一個房間發現幾桶烏龜,決定放在空地飼養,想不到隔日,工友已迅速建造了龜池,她逐漸衍生出建造生態園的念頭,內設果園區、蝴蝶區、賞花區、動物區和耕作區。
主力負責生態園的張卓賢老師指出,生態園的一切是得來不易,「一磚一瓦,全部都是學校教師、工友,一手一腳親手做出來的。」
常識科組長余浩然老師續指,打造生態園包含兩個概念:第一是如何在平凡凸顯不平凡。有些東西未必能瞬間想到它的用處,要重新去建構;第二是如何將無可能的東西變得有可能。園內大部分的建設就是例子之一,老師、學生和工友都是採用別人棄置的物件加上創意改建而成。
例如生態園的蝴蝶拱門是用禮堂翻身工程拆出來的發霉地板製造、水龜的曬台是利用廁所之間的隔板來改建,防水防火,物料堅硬。張老師表示,廢物物盡其用,改變其原本用途,演變成新的物品。
^仁濟醫院羅陳楚思小學陳嘉碧校長
^學校會將維修工程拆出來的部分地板和欄杆,先存起來,留待日後使用。
^生態內的蝴蝶拱門
^蝴蝶拱門由禮堂地板改建而成
^魚菜共生系統
^陸龜由其他學校所送
^現時耕作區有種植秋葵、南瓜等
^生態園有種香蕉樹、其他水果有青檸、西檸等。
生態園、STEM、常識科 三方互相交流
陳嘉碧校長回想,除善用地方外,建構生態園更是為了學生。她記得曾經有一年級學生到動植物公園參觀,因從學校出發路途遙遠,最後有學生不適嘔吐。她費解為何要學生到那麼遠參觀,學校也可以有,於是打造生態園,避免學生舟車勞動。在建構初期,她觀察到學生對動植物、昆蟲很感興趣。
當時學校設獎賞卡計劃,學生存指定數量的獎賞卡,便可換不同的獎勵,例如:在學校騎單車、使用學校升降機、進入生態園等。學生要進入生態園,需要用三張卡去換領,沒想到反應仍熱烈。陳嘉碧校長認為,既然學生喜歡,學校有地方,不如繼續發展生態園,還把它融入到其他學科內。
學校首先將生態園融入STEM和常識科,三科之間各有互動。例如,五年級常識課教昆蟲,以理論方式去教蝴蝶的4個階段:卵、幼蟲、蛹和成蟲。陳嘉碧校長表示,雖然有影片教學,但不夠真實,這時候就要到生態園去觀察。
現時學校多吸引鳳蝶和金斑蝶,他們的生產期規定在5-6月和10月,校方會就相關時間,再安排課程。
為解決生態園飼養的盾臂龜怕冷問題,STEM組別會建造智能燈,讓牠們在晚上能保暖。他們還製作智能澆水器,好讓星期六、日或學校長假期,植物能吸收所需水分。
余浩然老師表示,「學生最重要是有基礎的知識,常識科正正擔演這一個角色,給予學生理論和基礎知識層面。例如配合智能燈,需要學習閉合電路。當他們有更多相關基礎知識,可以進一步應用在 STEM和生態園。」
STEM組組長馮國章老師說,星期六、日或長假期沒有人到生態園去澆水,主要靠老師、工友輪流當值負責,但可透過 STEM去解決問題。
在生態園啟發下,STEM學科今年會安排五年級生製作智能澆水器,教導編碼、砌架等。在過程中,學生懂得如何使用工具,STEM知識,及使用 3D打印筆去裝飾智能澆水器。馮老師明言,「做一件東西出來,是希望它真的有用,可以幫助生活。」
^同學正製作智能燈的支架
^同學在軟件中製作圖樣,為3D打印作準備
^馮國章老師(左)、張卓賢老師(中)、余浩然老師(右)
SEN學生能衍生照顧者角色
仁濟醫院羅陳楚思小學有12%-13%的 SEN學生,大多患讀寫障礙、自閉或過度活躍。陳嘉碧校長表示,生態園能兼顧 SEN 學生的社交方面的培訓。學校會給 SEN 學生不同的崗位,如照顧烏龜或花卉。當老師帶學生到生態園後,他們很自然就安靜下來,他們覺得自己是照顧者,不再是被照顧者。
「SEN學生要去照顧烏龜和花,會變得專注、用心去做,生態園讓他們知道自己有被照顧和照顧人的角色,當他們做得好,老師會給讚賞及給獎勵。」事實上,參與生態園工作令他們在社交技巧方面有進步。
生態園不只影響SEN學生,亦影響其他學生。余浩然老師表示,有些同學在學校旅行,不選擇踢波,而是一齊去找昆蟲。他認為很多學校提倡愛與關懷,但往往只有口號,很難打入到學生的心坎裏。學校推行生態園,卻讓他們看到學生對環境的愛護、對照顧動物的愛心,這些愛的種子正在他們心中萌芽。
鑑於生態園內的動植物何時生長、何時開花有限制,學校索性舉辦生態園大使計劃,由學生幫忙打理。生態園大使是經老師從三至六年級學生中篩選出來,可算是園區的服務生。他們會在小息、午休時間,打理生態園,事前會接受相關培訓,如幫烏龜清潔、學觀察植物,分辨何時應澆水和澆水程度等。
生態園大使的恆常活動,有助建立他們相關認知,學懂技能。張老師坦言,最重要是情意方面的培養。學生很關心烏龜在星期六、日的情況,若牠們活動異常,就會設法去幫助,正正能培養他們愛環境、愛自然的品德。
建生態園後 學生價值觀大不同
陳嘉碧校長認為有生態園後,學生變得開心及對大自然不抗拒。「蝸牛,我會覺得驚,但他們不害怕,還會將蝸牛放在手上;生態園有很多蚊,他們不會覺得是個問題。自從有了生態園,他們知道大自然美的地方,透過老師的教育,更加知道地球是需要愛護的。」
余浩然老師從學生的行為和談吐,觀察到他們不再魯莽去做一件事情,心態上有明顯改變,尤其變得很有包容性。去年有名三年級生當實習大使,期間打算將陸龜放在水池,另一名高年級大使立即跑去阻止。但他沒有大聲責罵,而是溫柔地重新指導。余老師覺得學校毋須刻意去教導,學生也能在這種環境下,慢慢去成長。
「有外籍老師到生態園,同學立即變外國人,彼此打成一片,因為環境令學生放鬆。有些知識不只是老師給學生,往往是由學生提供,教學相長,這也是學校繼續擴展生態園的動力。」
張卓賢老師坦言,學生的確有改變,特別是生態園大使。初初有些同學怕污糟,後來竟然主動去處理動物的糞便。「這些騙不了人的,他們真的動手做,克服到困難和愛惜這個環境才會做得到。」
雖然馮國章老師主要是在學科上配合,較少參與打理生態園,但在當值期間卻看到學生的另一面。「可能在學科知識上,他們未必很出眾,但在生態園,卻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疫情期間,學生因停課未能回到校園,余浩然老師會把生態園近況上載至社交平台分享。張卓賢老師說:「生態園不單屬於我們老師、學校,也屬於同學,內裏很多東西都是同學們幫手打理。每天早上有10多名小朋友會將魚池的水裝出來去澆花,疫情期間,沒有了這班小朋友,花朵都開得沒那麼美。」把這些反映給學生知道,原來對動植物付出心機,是會有相對的收穫,這種潛然默化的體驗式教育,對學生來說,也許更深刻。
撰文:李穎彤
攝影:潘駿宜
(部分相片由受訪學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