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疑因家長餵食前未洗淨雙手 10天大嬰兒染沙門氏菌併發敗血症 性命垂危

2020-10-12


^示意圖

家長在餵小朋友進食前,一定要先洗手。台灣一間醫院日前接收了3名1歲以下因嚴重沙門氏菌腸炎而住院的個案,其中年紀最小的僅出生10天,並產生壞死性腸炎、腸穿孔、腹膜炎以及敗血症等併發症,一度性命垂危,幸好經過救治後已無大礙。醫生表示,沙門氏菌常在豬肉、雞肉等未煮的肉品驗出,呼籲家長餵食嬰孩前要徹底洗手。

醫生表示,嬰幼兒主要營養來源是母乳或奶粉,估計10日大嬰兒感染原因可能的原因是家長處理肉品後沒有徹底清潔雙手,或是處理肉類和水果蔬菜類的砧板和刀具沒有分開使用,造成其他食材和廚房環境污染,因此用了帶菌的手或者在帶菌的環境下調製配方奶,或是準備副食品給幼童吃,就有可能沾上沙門氏菌,導致嬰幼兒得到沙門氏菌感染。

根據衛生署資料顯示,沙門氏菌一般常見於野生動物及食用動物(例如家禽、豬和牛)和寵物(例如貓、狗、鳥類和龜等爬蟲類動物),病原體引致食物中毒的普遍來源包括未熟透的肉類、肉類食品、家禽、未經加熱殺菌處理的奶、生的蛋及蛋製食品(如布甸)。常見症狀包括嘔吐、腹瀉及腹痛,或有發燒。若未能及時接受適當治療,可能出現致命的嚴重併發症,如脫水及敗血病等,但這些情況十分罕見。

一般健康成人和年齡較大兒童發生沙門氏菌腸炎大多會自行痊癒,但若是嬰幼兒、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則可能產生如敗血症、肺炎、骨髓炎、腦膜炎或是腸穿孔等,未及時救治恐有生命危險。

醫生提醒,為了預防沙門氏菌感染,幼兒、孕婦及老人應避免進食生或未經煮熟的食物,生和熟的食物要分開處理,處理食物前要徹底洗淨雙手,以免交叉感染。嬰幼兒若有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病徵應儘速就醫。

來源:自由時報、衛生署

熱門文章

學生用電子屏幕時間長 8成中學生日花逾2小時打機或上網 衞生署倡限6至12歲兒童每日打機時間
04-02
兒童 狂吃甜小心長不高!掌握4大後天影響因素 助孩子突破遺傳極限
03-19
產後脫髮 點解決?1招助妳重拾魅力 成為髮量大富翁
04-01
李天縱 做虎媽有回報 4歲女每日返2間幼稚園 曬英文口語證書及獎盃:付出就有收獲
03-30
小朋友捐玩具即可半價入海洋公園玩 與「家姐」「細佬」慶祝兒童節
04-02

沒加糖等於含糖量為零?營養師教你認清5大隱藏版 含糖食物 !
2025-04-03
家長依賴AI自行診療致延誤就醫 3歲女童咳嗽一個月慘變 肺炎
2025-04-03
學生用電子屏幕時間長 8成中學生日花逾2小時打機或上網 衞生署倡限6至12歲兒童每日打機時間
2025-04-02
小朋友半夜咳嗽怎麼辦?中醫解析 夜咳 成因、種類和3大調理方法 | 中醫爸B
2025-04-02
花萬元按摩醫 近視 ?家長誤信偏方 9歲女童近視度數暴漲100度
2025-04-02
體重 正常不等於健康!「瘦胖子」心血管死亡風險竟比肥胖者高52%
2025-04-01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