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疑因家長餵食前未洗淨雙手 10天大嬰兒染沙門氏菌併發敗血症 性命垂危

2020-10-12


^示意圖

家長在餵小朋友進食前,一定要先洗手。台灣一間醫院日前接收了3名1歲以下因嚴重沙門氏菌腸炎而住院的個案,其中年紀最小的僅出生10天,並產生壞死性腸炎、腸穿孔、腹膜炎以及敗血症等併發症,一度性命垂危,幸好經過救治後已無大礙。醫生表示,沙門氏菌常在豬肉、雞肉等未煮的肉品驗出,呼籲家長餵食嬰孩前要徹底洗手。

醫生表示,嬰幼兒主要營養來源是母乳或奶粉,估計10日大嬰兒感染原因可能的原因是家長處理肉品後沒有徹底清潔雙手,或是處理肉類和水果蔬菜類的砧板和刀具沒有分開使用,造成其他食材和廚房環境污染,因此用了帶菌的手或者在帶菌的環境下調製配方奶,或是準備副食品給幼童吃,就有可能沾上沙門氏菌,導致嬰幼兒得到沙門氏菌感染。

根據衛生署資料顯示,沙門氏菌一般常見於野生動物及食用動物(例如家禽、豬和牛)和寵物(例如貓、狗、鳥類和龜等爬蟲類動物),病原體引致食物中毒的普遍來源包括未熟透的肉類、肉類食品、家禽、未經加熱殺菌處理的奶、生的蛋及蛋製食品(如布甸)。常見症狀包括嘔吐、腹瀉及腹痛,或有發燒。若未能及時接受適當治療,可能出現致命的嚴重併發症,如脫水及敗血病等,但這些情況十分罕見。

一般健康成人和年齡較大兒童發生沙門氏菌腸炎大多會自行痊癒,但若是嬰幼兒、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則可能產生如敗血症、肺炎、骨髓炎、腦膜炎或是腸穿孔等,未及時救治恐有生命危險。

醫生提醒,為了預防沙門氏菌感染,幼兒、孕婦及老人應避免進食生或未經煮熟的食物,生和熟的食物要分開處理,處理食物前要徹底洗淨雙手,以免交叉感染。嬰幼兒若有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病徵應儘速就醫。

來源:自由時報、衛生署

熱門文章

飲食健康|三餐都用1種油煮餸 10歲童患 高血壓 全家3人相繼中風
04-09
飲食健康 | 女性40歲後易 骨質疏鬆 專家嚴選「12大強骨食物」 冠軍出乎意料是「它」!
04-11
抗癌| 腸化生 成癌需時5年 醫生:胃癌前病變不能逆轉 5個預防方法 | 外科專科醫生高彩華
03-03
感人故事 | 未出世BB罹 罕見病 父母選擇「不引產」用溫暖陪伴最後旅程
04-25
珠海 長隆 電單車前輪懸空衝進人群 壓倒多名兒童 園方回應:被撞孩子身體無礙
04-24

港大醫學院開發全球首個 甲狀腺癌 診斷AI模型 準確率超九成 診前準備時間減半
2025-04-24
總是想吃甜品、薯片要小心!可能是 身體 在發出「過勞警訊」 醫生分析渴望4種食物的隱藏需求
2025-04-24
生活健康 | 車內「這物品」甲醛濃度超標!半年內83名車主罹 血癌 專家急籲:夏季高溫小心更毒
2025-04-24
腸病毒 | 手足口病 高峰期將至 預防要知6件事
2025-04-15
胃癌 難測 港大研類器官生物庫技術模擬癌變進程 未來有助篩查高危者
2025-04-14
肚痛 | 肚皮畫成九宮格 初步判斷問題根源
2025-04-1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