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繼璋】行出個未來
2016-03-22

很多住在城市的孩子,每天上學都有很方便的途徑。
那些坐爸媽私家車的,離家大概不超過5分鐘,便已經安坐在車廂裏;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的,可能也只是步行10多分鐘,便已經來到車站。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講述很多住在山區的小朋友,每天都要經過攀山涉水,包括爬上一道一道又長又窄的木梯,或穿越一個一個懸崖峭壁,才可以回到學校。他們每一程所需要的時間,起碼超過5至6小時,來回兩程加起來,已經比我們上班的時間還要長。
一家大小動起來
幸福,有時需要比較才感覺得到。
雖然如此,我們的孩子其實是需要適量運動的。因為,愈不動愈不想動,無論大人或小朋友也是一樣。
我家兩個小朋友,也是嚴重缺乏運動。所有的運動量,也只集中在兩隻眼睛,以及十隻手指頭,因為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打機上。
最近,我們舉家搬到新界,住所附近就有很不錯的行山徑。太太一聲號令下,我們假日多了一個以前沒有的節目--行山。
其實,就算我這名一家之主,對這節目原本也沒有甚麼好感。因為,平日缺少步行的我,當一步一步在斜坡向上走時,一對膝蓋馬上作出無聲抗議。
享受親子行山樂
但經過半小時後,身體就慢慢適應,加上優美的風景和清新的空氣,絕對能紓緩那種舉步維艱的感覺。
而且,這些行山徑有長有短可供選擇。假如帶年幼的小朋友,可以選擇一些較短的路徑,不出一小時就可以完成了。到身體慢慢適應後,可選擇一些較長的路來走。
兒子五歲那年,我和他到萬里長城去。走在那條又斜又凹凸不平的路上,我走了一小時便宣布投降了。他卻憑初生之犢的鬥志,一搖一擺,走到很遠的高峰,看上去只剩下一個小黑點。
所以,不要小覷你孩子的體力和意志力!選一條適合你和家人的山徑,好好享受一下吧!可能你會發現,這個節目比起逛商場或上茶樓更開心呢!
作者:梁繼璋
相關文章:【與鄭麗莎勇闖馬騮山】醒你親子行山注意事項
3條BB車都去到的靚景親子行山徑
即Like Oh!爸媽Facebook,登記成為Oh!爸媽會員,緊貼第一手親子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