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死亡教育總是要面對的│賴舜薇
2020-06-12
孩子們的曾祖父因年事已高,不久前離開了人世。
這天,是他出殯的日子。因為疫情的緣故,每個家庭只派出一名代表參加儀式,爸爸作為家庭代表出門了,媽媽與孩子們在家悼念。
媽媽告訴孩子們:「你們的太爺爺,即係你爺爺的爸爸,在上星期三,過咗身。」
姐姐向弟弟解釋:「即係死咗。」
媽媽接著說:「係。那天晚上,護士經過太爺爺牀前,發覺他臉色蒼白,發現原來他死了。」
弟弟望著媽媽,有點疑惑,問:「點知一個人死咗?」
媽媽說:「活著的人是有體溫的,皮膚有血色,肌肉有彈性,因為血液在身體裏流淌。而死了的人因為心臟不再跳動,血液就不流動了,所以臉色會變得蒼白,身體會變得僵硬和冰冷。」
姐姐說:「你可以放隻手在他鼻孔下,感覺一下他是否仲有呼吸。」「或者你可以摸一下他脖子上的大動脈,看看是否有跳動。醫生還會看一下他的瞳孔,如果放大,就是死了。」媽媽補充道。
弟弟問:「那死人的眼睛是睜著的還是閉著的?」
媽媽說:「通常是閉著的。但如果他很生氣,可能會是睜著的,叫死不瞑目。但親人會讓死者安息,輕輕掠過他的眼皮,他的眼睛就會閉上了。」
姐姐問:「屍體會怎麼處理?」
媽媽答:「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有些會天葬,就是將遺體綁在柱子上,讓禿鷲吃掉;有些會土葬,將遺體放入棺材,埋進土地裏;太爺爺會火葬,日後我們拜祭他的時候就會對著骨灰盒。還有海葬、捐贈遺體等等。」
弟弟問:「人死了還會覺得痛嗎?」
姐姐答:「不會了。」
「那人死了會去哪裏?」弟弟接著問。
媽媽說:「學校是不是告訴過你,人死了會去天國?」
弟弟點點頭。
媽媽接著說:「其實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的說會輪迴,就是投胎可以再做人或者其他生物。還有甚麼都不是,死了就是死了。」
姐姐問:「媽媽,你死了的話,你想留在天國還是想再做人?」
媽媽答:「我想做一棵樹。所以你們可以將我的骨灰用來種樹。」
姐姐說:「哈?!你怎麼會想做樹?好奇怪啊!」
弟弟說:「那死了還會有記憶嗎?」
媽媽說:「不會了,沒有感覺,沒有記憶。」
弟弟臉上掠過一絲驚恐和傷感,媽媽覺察到了,趕緊說:「你是不是擔心媽媽也會死?」弟弟點點頭。
媽媽說:「媽媽還有很久很久才會死的,你不用擔心。一般健康的人,很難死的。除非有意外,或者自殺。」
姐姐說:「為甚麼要自殺啊?他的媽媽這麼辛苦才把他生出來,真想不懂為甚麼還要自殺。」
弟弟愈聽愈害怕了。媽媽趕緊笑著說:「是啊,都有勇氣死掉,為甚麼不好好地活著。」
弟弟問:「到了2070年,我還活著嗎?」
媽媽說:「你一定還活著!」
弟弟聽了就放心了許多,但還是嘟囔了一句:「人為甚麼會死?」
媽媽說:「生命就是這樣的,有生就會有死。有開心就會有傷心。這是大自然的規律。」
弟弟聽了似懂非懂,姐姐聽了若有所思。媽媽覺得自己把該講的,都趁著這次不太傷痛的離別,和小朋友們都講了。死亡教育總是要面對的。
撰文:賴舜薇
家庭動力 心理輔導員 全球職涯發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