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自幼學懂關心他人日後較有成就 7招培養 同理心

2023-10-07


不少研究早已指出,懂得關懷別人、有 同理心 的小朋友,他們在長大後的成就遠遠超過那些沒有同理心的人。如果家長也認同的話(事實上現今社會充斥視同理心為阻礙升官發財的人),問題就是如何培育小朋友能有同理心,以下是專家介紹的一些方法,有助培養小朋友的同理心。

放假親子去邊好?

 

1. 認識情感

「認識情感是同理心的基礎」,教育心理學家及育兒書籍作者Michele Borba說。 辛辛那提大學教育學院的助理教授Laura Dell,也認同家長應儘早教導孩子認識各種情感,小朋友要有同理心,理解他人的感受前,需要了解如何處理自己的感受。

2. 多說故事

兒童書Superheroes Club的作者Madeleine Sherak說,多與小朋友說故事,代入主角視野,有助他們理解和培養同理心。如「靜宜跌倒了。她有甚麼感受?她會哭嗎?」或是「技安搶走了大雄的玩具,他有甚麼感受?」

3. 以身作則

家長需要以身作則,小朋友大部分行為都是學習家長。如果家長平日待人處事均有同理心,小朋友也會有樣學樣。家長也可多向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例如「我今天很失望」、「我今天感到不快樂」,同時也可以鼓勵他們利用毛公仔練習分享感受。

4. 讚揚善舉

如果小朋友的舉動顯示了他們的同理心,家長應當讚揚小朋友善舉,有助增強他們的 同理心 ,例如:「剛才看到你走去幫助那個小男孩,太好了。他得到你的幫助後,現在笑得多麼的開心。你看到嗎?」

5.展示多元

家長可以多向子女介紹多元的世界,每個人的背景、信仰、遭遇各有不同,理解不同宗教、文化、道德、殘障人士的生活,開放與子女討論當中的問題與擔憂,同時學習避免說一些帶有種族歧視的笑話。

6. 面對錯誤

家長也是人,難免也有情緒,或是以往積習難改,一時之間犯了錯誤,如對別人說了一些刻薄難聽的說話,事後發現是壞榜樣,家長應向子女坦承面對,同時一起探討日後正確的處理方法。

7. 多做義工

 同理心 不是得把口,還要身體力行,與小朋友多些參與義工活動,有助培育他們的同理心。

相關文章:

美國研究|家有 兄弟姊妹 孩子較有同理心 兄妹最好相差2年

【梁繼璋】教曉孩子同理心的重要

熱門文章

不要想控制孩子的方向,要成為支持孩子的力量|尚瑞君
04-26
正向教育|別一味只向孩子Say No!5個方法助父母更好傳遞教養信息
04-20
【拜年如何叫親戚?】認住關係圖
02-01
疑提供嬰兒性別選擇及代母服務 每次收60萬元 警拘董事夫婦共10人
04-27
溫哥華 私家車突撞向慶典人群 消息指現場7死20傷
04-27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小五女兒沉迷看小說是浪費時間 一個得着令媽媽驚喜|Sophia哲學諮商師
2025-04-27
教養心得|摧毀孩子童年成長的10大禁條
2025-04-27
小朋友面對大場面 5個自信得體錦囊|梁紀昌
2025-04-27
育兒漫畫|養兒子省心秘訣 必要時可續命|牛媽彭小蹦
2025-04-27
不要想控制孩子的方向,要成為支持孩子的力量|尚瑞君
2025-04-26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