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知】電子健康紀錄 周日起互通

2016-03-08


「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本周日(十三日)起正式啟用,公立及私家醫院經病人授權後,可透過雙向互通制度查閱及上載病人的電子病歷紀錄,包括個人身分資料、不良反應和敏感情況及防疫注射紀錄等九項資料。私人診所方面,僅三十多間有意參加,有不打算參加的私家醫生擔憂病歷互通後,會遭公院醫生批判。政府會接觸醫療集團及與醫學會加強合作,推動更多私家醫生加入。

現行單向電子病歷系統PPI-ePR,只容許私家醫生向公院查詢病人病歷,新系統下病人病歷將雙向互通,全數十一間私立醫院都參加,本周日起正式啟用。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強調,推行病歷互通系統是二○○八年政府提出眾多醫療改革的其中之一,有助減少病人重複用藥,加強醫護服務連貫性,及推動公私營醫療機構合作。

參與病人屆時需帶備香港身分證,或其他身分證明文件,親臨公立及私營醫院、衞生署轄下診所及已參加私家診所;或透過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網站、郵寄或傳真等登記,選取授權機構,然後簽署同意書。

醫護人員包括醫生、護士、牙醫和助產士取得病人授權後,可讀取及上載病人共九項資料,包括個人身分資料、不良反應和敏感情況、用藥情況、出院紀錄、化驗和放射結果,以及防疫注射紀錄等。每一次醫護查閱病人紀錄,病人會收到短訊提示。

過去有超過四十八萬名病人登記PPI-ePR,電子健康紀錄專員陳選堯表示,截至上周新系統有逾七千名病人登記;而登記PPI-ePR的逾三千五百間私家診所中,僅三十多間有意參加新系統。

有私家醫生表明不會參加新互通計畫,並擔心病歷互通後,會遭公院醫生批判,「試過有公院兒科醫生打電話詳細追問每隻藥;亦有其他私家醫生曾被公院醫生投訴,其後告去醫委會。」

新系統第二階段包括提供造影檢查影像、中醫醫療記錄電子化、容許病人設「保險箱」扣起個別敏感資料不互通,其餘醫護界別如物理治療師等的查閱範圍等,將在下個立法年度探討,並向財委會申請四億元撥款,最快明年推行。

 

文章獲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熱門文章

脂肪肝飲食 | 40歲男半年甩重度 脂肪肝 ! 醫生教每日吃「2類食物」 毋須運動亦可逆轉病情
04-08
飲食健康|三餐都用1種油煮餸 10歲童患 高血壓 全家3人相繼中風
04-09
兒童化痰 |日咳夜咳幾星期呼吸道積滿痰液 中醫教3招排痰方法|中醫爸B
06-02
疑提供嬰兒性別選擇及代母服務 每次收60萬元 警拘董事夫婦共10人
04-27
溫哥華 私家車突撞向慶典人群 消息指現場7死20傷
04-27

港大醫學院開發全球首個 甲狀腺癌 診斷AI模型 準確率超九成 診前準備時間減半
2025-04-24
總是想吃甜品、薯片要小心!可能是 身體 在發出「過勞警訊」 醫生分析渴望4種食物的隱藏需求
2025-04-24
生活健康 | 車內「這物品」甲醛濃度超標!半年內83名車主罹 血癌 專家急籲:夏季高溫小心更毒
2025-04-24
腸病毒 | 手足口病 高峰期將至 預防要知6件事
2025-04-15
胃癌 難測 港大研類器官生物庫技術模擬癌變進程 未來有助篩查高危者
2025-04-14
肚痛 | 肚皮畫成九宮格 初步判斷問題根源
2025-04-1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