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發育】C形變S形有時序 影響BB脊椎、髖部發展3大錯誤姿勢
2020-03-31

成年人的脊椎是呈拉長的S形的,因為這種曲線能夠幫助人類保持靈活和平衡,吸收不同動作對身體造成的壓力,譬如:跑步、跳躍。但是嬰兒的脊椎是呈C形的,繼而隨著他們長大至3、4個月大,脖子肌肉會變得越來越強壯,可以慢慢開始有力將頭抬起。
在重力作用的原理下,嬰兒會透過不同的活動,一步一步學習如何抬起沉重的頭部,過程中脖子會逐漸開始向上彎曲,形成頸曲線幫助頭部平衡。
舉例說,當嬰兒開始學爬行時,腰椎曲線會開始成型,支撐頭部的肌肉亦會開始發育。當他們能夠有更力氣力去用四肢撐起身軀時,腰椎曲線、頸椎後彎的曲線就會由C型,發展成S型。過程中,嬰兒爬行、學企、四周扭頭觀望其他事物等行為,正正就是促成2條曲線成型的主要原因。
平躺、仰臥造成的影響
不少家長或者都會讓嬰兒,打平躺直在地上或牀上。但原來將C形脊柱伸展成直線形狀,並不合乎脊椎的自然狀態。有研究曾經表明,令嬰兒脊椎伸直並非合理的生理姿勢,因為一方面會對脊柱施加壓力,另一方面可能會對髖關節發育產生負面影響。
另外,如果長時間,譬如大半天都將嬰兒放在BB車內仰臥坐直,有可能會令到他們的顱骨不對稱,並且影響身體的肌肉張力,皆因這個都是一個非自然的生理姿勢。再者嬰兒通常在半歲開始才會有力,如果他們腰力未夠就便放任他們坐直,頭、上半身的重量就可能會聚壓在脊柱上,影響令脊椎發展,以及引致肌肉張力發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