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資訊|家長撲兒童藥物「看門口」兒科醫生建議買4類藥物 醫生提醒:注意小朋友精神狀況更重要

2022-02-18


^示意圖(圖片來源:Adam Nieścioruk@unsplash)

本港疫情肆虐,每日確診數字不斷上升,最近更出現有兒童危殆或死亡個案,令家長十分擔心,有不少家長都買定兒童用藥放在家中「看門口」,以防萬一。不過網上有媽媽group指儘量不要選購有布洛芬(ibuprofen)成分的藥物,指布洛芬會損害兒童健康,為此《Oh!爸媽》訪問了兒科醫生-譚婉珊,兒科醫生-張傑,為大家解惑。

^兒科醫生譚婉珊

譚婉珊醫生指布洛芬(ibuprofen)是常用高燒藥,是一種非類固醇消炎藥物,但有一定的副作用,有機會令到胃部受損,若是長期服用或會出現腸胃出血情況,所以一般會建議經由醫生處方,服用合適的分量。撲熱息痛(Paracetamol)成分較溫和,不會引致腸胃出血情況,但不能服用過多,服用過多會影響肝臟。

譚醫生指撲熱息痛未必可以退到高燒,建議當小朋友出現發燒症徵時,可以先服有撲熱息痛的藥物,退不到燒才服用有布洛芬成分的藥物,她提醒家長要注意小朋友的精神狀況,發燒溫度不代表病的嚴重性, 反而要觀察小朋友的精神狀態。若出現不精神,昏睡或神志不清等, 無論溫度多少也應送院, 相反高燒但精神仍可在家觀察。

^譚醫生提醒家長要注意小朋友的精神狀況。(示意圖)

常備藥物方面,家中可備有退燒藥、收鼻水藥物、咳藥水,但注意咳藥水有年齡要求,不是適合所有小朋友服用;或會出現嘔吐的情況,最好備用止嘔藥。譚醫生提醒所有藥物都最好由相熟的醫生處方,自行購買藥物會有一定風險。

若小朋友不幸確診,家人最好戴上口罩,在房間隔離,保持空氣流通,若情況許可,家中有兩個廁所,分開使用廁所,起居飲食儘量在房間處理,減少接觸。家具用1:99漂白水清潔,若有嘔吐物則用1:49。譚醫生指照顧孩子時,除了要留意孩子的體溫,亦要注意其他症狀,若出現氣喘,唞氣出現「嘻嘻」聲;精神狀態差,認不了人,出現抽筋/抽促的情況;嘔致脫水,不能進食;心口痛, 心跳快的情況,則要叫救護車將孩子儘快送醫處理。

^兒科醫生張傑

另外,在家隔離時,兒科醫生張傑建議家長可記錄病童的發病時間,每天記錄孩子的溫度、進食和大小便的情況以便告訴醫護人員。他提醒布洛芬這藥物,雖然不是甚麼危險的葯,但都不應該隨便服用,因為會布洛芬比起撲熱息痛會有較高數量的人出現敏感,而且症狀可以很嚴重,「就算父母就可以在坊間的藥房買到,我們也不建議隨便使用」。張醫生提醒孩子服食藥物的分量除了是根據體重之外,每天也不可以超過上限,否則可令到肝臟出現永久性的傷害,雖然這種情況很少發生,不過在沒有醫生指導使下使用,以及父母在慌張的情況下,不是不可能出現,提醒家長一定要小心。

熱門文章

產後脫髮 點解決?1招助妳重拾魅力 成為髮量大富翁
04-01
花萬元按摩醫 近視 ?家長誤信偏方 9歲女童近視度數暴漲100度
04-02
學生用電子屏幕時間長 8成中學生日花逾2小時打機或上網 衞生署倡限6至12歲兒童每日打機時間
04-02
李天縱 做虎媽有回報 4歲女每日返2間幼稚園 曬英文口語證書及獎盃:付出就有收獲
03-30
梁諾妍1歲細女眼下「士多啤梨痣」最新情況 3次治療後患處縮細 仍需計繼續治療
04-02

學生用電子屏幕時間長 8成中學生日花逾2小時打機或上網 衞生署倡限6至12歲兒童每日打機時間
2025-04-02
小朋友半夜咳嗽怎麼辦?中醫解析 夜咳 成因、種類和3大調理方法 | 中醫爸B
2025-04-02
花萬元按摩醫 近視 ?家長誤信偏方 9歲女童近視度數暴漲100度
2025-04-02
體重 正常不等於健康!「瘦胖子」心血管死亡風險竟比肥胖者高52%
2025-04-01
生活變悶會影響腦部健康? 神經學家教你5招護腦
2025-03-31
挑食 惹禍!5歲女童反覆腹痛2周 求醫驚見腸道全阻塞「宿便積滿肚」
2025-03-28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