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教路】熱門防疫飲食謬誤

2020-03-19


防疫期間,除了主力防患新型肺炎外,不少人更想方設法令自己及家人一次小感冒也避免患上,免得要上診所求診,更避免因小病而削弱整體抵抗力。坊間的增加免疫力食材一時間大量「湧現」,專家提醒大眾切勿亂用,小心引致副作用,反而得不償失。

家營營養中心營養師吳耀芬說:「近日關於有助舒緩呼吸道不適的食材,備受熱捧,當中多為一些被認為具殺菌作用的配料,例如洋葱、薑、蒜頭等辛辣植物。它們大都含有蒜素、有機硫化物、硒等抗菌物質等,故有助殺菌及抑制細菌生長,也有消炎作用。可是,暫時仍未有足夠證據顯示,需要進食多少才能有效預防呼吸道感染。加上進食過量,其辛辣成分會刺激腸胃,令人體產生脹氣及引致腸胃不適。」這期間,大家都認為要攝取足夠營養,以助身體維持正常的免疫力,坊間推介及傳統上慣用的富營養食療,以雞湯最為受歡迎,乃「補身」首選。

「曾有相關研究在醫學雜誌上發表,指雞湯可能有抗發炎作用,但仍需要更多研究來仔細實證。營養學角度上,認為喝雞湯不如直接食雞肉,因為雞肉富含蛋白質,有助人體製造免疫細胞及抗體。大家也須留意,煲雞湯多數會連雞皮同煮,而且飲用時會落不少鹽或豉油調味,使湯水變得高脂及高鈉,多喝反而加重腎臟及腸胃負擔,並非人人合飲,尤其是老弱等腸胃消化力較差的人士。」

於營養學角度上,維他命C的抗氧化能力,具有減少自由基對細胞破壞的作用,也能促進傷口瘉合及幫助製造淋巴細胞,確實是維持免疫系統健康的重要元素,然而有利健康不代表可盲目攝取。 吳耀芬說:「尤其別大量服用維他命C補充劑,因為維他命C雖然屬水溶性維他命,即使攝取量大於吸收量,亦會隨尿液排出體外,不會儲存於體內,但高劑量維他命C補充劑有可能引致腹瀉、嘔吐、腹痛等腸胃不適,也會增加腎臟的排泄負擔,可謂得不償失。」

一般而言,每日進食一至兩份含豐富維他命C的蔬果,例如奇異果、橙、西蘭花、彩椒等,已可滿足每日的建議攝取量。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熱門文章

飲食健康|三餐都用1種油煮餸 10歲童患 高血壓 全家3人相繼中風
04-09
飲食健康 | 女性40歲後易 骨質疏鬆 專家嚴選「12大強骨食物」 冠軍出乎意料是「它」!
04-11
小朋友半夜咳嗽怎麼辦?中醫解析 夜咳 成因、種類和3大調理方法 | 中醫爸B
04-02
浙江 私家車猛撞小學校門人群 多名家長學生倒地不起
04-25
天水圍天晴邨16歲少年墮樓 當場死亡
04-22

港大醫學院開發全球首個 甲狀腺癌 診斷AI模型 準確率超九成 診前準備時間減半
2025-04-24
總是想吃甜品、薯片要小心!可能是 身體 在發出「過勞警訊」 醫生分析渴望4種食物的隱藏需求
2025-04-24
生活健康 | 車內「這物品」甲醛濃度超標!半年內83名車主罹 血癌 專家急籲:夏季高溫小心更毒
2025-04-24
腸病毒 | 手足口病 高峰期將至 預防要知6件事
2025-04-15
胃癌 難測 港大研類器官生物庫技術模擬癌變進程 未來有助篩查高危者
2025-04-14
肚痛 | 肚皮畫成九宮格 初步判斷問題根源
2025-04-1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