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症】持續經痛是不育的前兆?婦科醫生:沒法預防

2020-02-18


經痛,是各位女士每個月必經歷的「自然現象」。但若在經期到之前或經期完結後,仍然持續經痛的話,可能便需額外多加注意了。

婦產科專科醫生梁巧儀表示,經期前後持續經痛,有可能是患上子宮內膜異位症。倘若處理不善,病症有可能引致女士不育問題。

經期前後持續經痛 或會引致不育

「該病症成因主要是,當子宮內膜組織隨著經期,而倒流至盤腔,便有機會引起炎症與沾黏,並導致痛症發作,因此病徵主要是經痛。」但這些經痛卻不只發生於經期期間,梁醫生指出,經痛或會在經期前後持續,而且較一般平常經痛更為嚴重。

當經血倒流後,內膜組織會走到輸卵管、卵巢或其他盆腔位置。當不幸出現發炎或黏附在卵巢,而聚積瘀血的話,就會形成所謂的「朱古力瘤」。「部分婦女或會出現經量過多的問題,甚至在與男伴性交時,出現肚痛、出血的情況。最嚴重的子宮內膜異位症除了會引起盤腔發炎及沾黏問題,更會堵塞輸卵管,引致不育。」

^梁醫生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較常從生育年齡層面的女士身上發現,約 25 – 35 歲,影響著全港百分之十的婦女。 

腫瘤5厘米以上可能需要手術切除 

要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有兩個方法:服食荷爾蒙藥物治療;或進行手術切除瘤。醫生一般會根據患者的年齡、生育打算及病徵,以選擇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法。在一般情況下,如患者較年輕、未婚,或未曾生育,而「朱古力瘤」直徑又在3厘米以下,都會先建議服食荷爾蒙藥物;當病人服食藥物後,仍出現不適病徵,或「朱古力瘤」直徑超過5厘米,才可能需要接受切除手術。

梁醫生稱,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主要方向,目的是嘗試控制及減輕病情。因此,醫生會以保持及恢復患者的生育能力為大前提,尊重患者意願,才進行手術以減少及移除子宮內膜移位的組織。

沒法預防 定期檢查以免延誤診治

「雖然子宮內膜移位是沒法預防得到,但在許多個案中,醫生也是從常規婦科檢查中發現病患的。」梁醫生鼓勵,凡是於生殖年齡,約 25 歲以後的婦女,都應進行定期的婦科檢查。常規婦科檢查一般包括,子宮頸抺片檢查、盤腔超聲波,以及全面掃瞄子宮與卵巢。定期檢查並盡早發現病情,有助減少病症持續蔓延的情況。

 

撰文:馬文鍵

攝影:潘駿宜

熱門文章

脂肪肝飲食 | 40歲男半年甩重度 脂肪肝 ! 醫生教每日吃「2類食物」 毋須運動亦可逆轉病情
04-08
飲食健康|三餐都用1種油煮餸 10歲童患 高血壓 全家3人相繼中風
04-09
兒童化痰 |日咳夜咳幾星期呼吸道積滿痰液 中醫教3招排痰方法|中醫爸B
06-02
疑提供嬰兒性別選擇及代母服務 每次收60萬元 警拘董事夫婦共10人
04-27
溫哥華 私家車突撞向慶典人群 消息指現場7死20傷
04-27

港大醫學院開發全球首個 甲狀腺癌 診斷AI模型 準確率超九成 診前準備時間減半
2025-04-24
總是想吃甜品、薯片要小心!可能是 身體 在發出「過勞警訊」 醫生分析渴望4種食物的隱藏需求
2025-04-24
生活健康 | 車內「這物品」甲醛濃度超標!半年內83名車主罹 血癌 專家急籲:夏季高溫小心更毒
2025-04-24
腸病毒 | 手足口病 高峰期將至 預防要知6件事
2025-04-15
胃癌 難測 港大研類器官生物庫技術模擬癌變進程 未來有助篩查高危者
2025-04-14
肚痛 | 肚皮畫成九宮格 初步判斷問題根源
2025-04-1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