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鳳儀】IB與DSE課程大不同
2020-01-17
今期談談IB與DSE之課程內容,好讓家長能因應子女不同的性格特質,為他們揀選合適的學校課程。
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是一個兩年制國際認可的獨立課程,內容並不一定與當地學校教育制度接軌,但IB文憑的國際認可性比較高,受到北美洲、歐洲、澳洲、紐西蘭以至香港及新加坡等地的著名大學承認。不像DSE一試定生死,IB學制不重視學生成績排名,較着重學生的組織能力、思考力及領導能力;校內功課相當多,學生都需要抽取很長的課外時間完成,而且功課佔IB總分多達兩成。IB學制也注重學生的英文水平,學生必需完成數千字的英語論文。英國文學更是必修主科。
IB重視個人分析力
IBDP課程要求學生需由以下六個學科組別中各選六個科目:語言和文學研究 (通常是母語)、語言習得(母語以外的一種語言)、個人與社會、實驗科學、數學和藝術。除了這些科目外,學生也需完成三個必修課目各四千字的拓展論文(Extended Essay),再加上知識理論(Theory of Knowledge)及創意行動服務(CAS,即Creativity,Activity and Service)。IB課程所需完成的功課相當繁重,學生本身的主動性及自律性要求很高。
IB狀元總分是四十五分,每科最高分為七分,如六科全得最高分,即共得四十二分,餘下的三分便從Extended Essay、Theory of Knowledge及 CAS中獲取。所以要成為IB狀元,確實不容易,學生除了要在考試成績中獲取高分外,對於知識的來源、性質及理由、分析及思考能力,以至創意行動服務,都需要有相當了解及自我見解。IBDP課程非常重視互動、思考、團體精神及組織能力,完全不是死讀書。
DSE偏重考試成績
相對於IBDP,香港中學三年制高中文憑(DSE)課程結構如下︰包括四個必修科目(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通識教育);部分選修科目包括物理、化學、生物、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經濟、資訊及通訊科技、中國/英語文學、 歷史、地理、視覺藝術等。香港中學文憑比較着重學生考試成績,學生接觸廣泛的知識機會較小,卻需要學生有很高的集中力。
曾接過一名家長,她的女兒就讀傳統DSE學校,成績一般,而且十分害怕中文,媽媽便與女兒商量,安排轉到國際學校就讀。在IB選科初期,因為女兒偏愛藝術,但父母卻想她在大學讀醫科或法律系。幸好IB學科組別比較全面,她除了選藝術為其中一個學科外,也能兼具其他醫、法系所需的科目。女兒在CAS當中,更和志同道合的同學籌備catwalk show,這個大型節目除可列入校內成績外,當中所學習到的合作精神、場地安排、財務預算、設計、化妝等等,對個人成長發展十分有幫助!
學習興趣有所提升
IB課程是inquiry-based learning(探究學習),學生的主導性是很重要的。對於新環境和學習模式,其母向我任職的補習社求助,補習老師們盡可能用DSE的模式教授IB內容,令女兒能慢慢適應過來,結果她很快適應了IB的學習模式,成績也逐年提升,最後考進了英國頂級學府。
作者:馬鳳儀
親子王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