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耀文】《行為風險》

2019-12-31


有一位自閉症成年人十分沉迷巴士,他的朋友希望我可以幫助他。

「熱愛巴士,是一種個人喜好,應該被尊重,不必要壓抑或糾正。」我心想:「當中一定出現了甚麼大問題。」

原來,他在街上看見心愛的巴士,有時候會太興奮,完全不理會交通狀況,衝到馬路中心影相。

應用行為分析(ABA)的其中一個主要目的,是要幫助學生學習不同的技能,了解不同行為的長遠利益及不利後果,從而作出選擇。若學生年紀太小,或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家長或治療師可能要為他們作出決定,培養理想行為,讓他們體驗當中的好處,減少不理想行為,避免負面後果。

因此,行為問題的負面後果,亦即風險因素,直接影響行為管理策略的強度和急切性。行為的風險因素,大致有以下幾點:

  1. 自身安全,例如:自殘、把物件放到嘴裏、衝出馬路或從高處跳下來等。
  1. 身心健康,例如:偏食、暴飲暴食、沉迷骯髒的東西、太近觀看電子屏幕或長期坐著不動等。
  1. 人命傷亡,例如:攻擊別人、玩火、猛推或擲東西等。
  1. 社會秩序,例如:破壞物件、喧嘩大叫、不問自取或犯法行為等。
  1. 社交關係,例如:侮辱別人、搶玩具、不瞅不睬或自我刺激行為等。
  1. 有效學習,例如:走神、不服從、發脾氣或走來走去等。

一些行為問題,有多樣風險因素。最近觀察到一位六歲小女孩,她的手好像不會定下來。上課時經常把玩周圍的物件,有時或會掀起上衣,更會放進褲子內搔癢,甚至用手指按壓自己的下體。這些行為會妨礙學習、影響社交,如果遇到深懷不軌的人,可能會被佔便宜,影響自身安全,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必須要及早正視,絕不能置之不理。

 

作者:馮耀文
愛培自閉症基金義務顧問

其他文章:

【馮耀文】為甚麼不管理行為問題? 

【馮耀文】坐定定

熱門文章

【拜年如何叫親戚?】認住關係圖
02-01
親子教養|別與孩子硬碰硬!安撫生氣孩子的20句話
01-19
見證兒子以一分險勝球賽 媽媽:可貴的人生幸福|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02-04
姑侄 八仙嶺 行山失聯獲救 6歲童現低溫症徵狀 直升機送院治理
02-05
同住女兒私自買樓被查出 連累7旬媽媽要於2月底搬離 公屋 單位
01-24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教養「痛症」:夫婦不一致|Connie Walk
2025-02-05
見證兒子以一分險勝球賽 媽媽:可貴的人生幸福|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2025-02-04
泰國孤兒院探訪與家庭教育的深思|辰民爸爸
2025-02-04
做父母, 都要破 · 地獄|温成顯
2025-02-03
親子溝通|從今天起,做一個「不掃興」的大人|雙兄妹的正向教養生活
2025-02-03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