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 Chan】IB校內評核取得高分的竅門
校內評核(internal assessment)在每一個IB科目也佔20%的分數,絕對是IB的重要環節。每個科目的校內評核也有些不同,例如科學科的校內評核會要求學生自己設計一個實驗,然後再進行實驗,並寫成研究報告;又例如經濟科的校內評核會要求學生找一段近期的新聞報道,並作出詳細的經濟分析。一般而言,所有校內評核都給予學生很大的自主性,讓學生自己挑選感興趣的題目,並用自己想出來的方法進行研究。正因如此,校內評核理論上沒有標準答案可言,很多學生面對校內評核試也感到一頭霧水。當然IB會有校內評核的評分準則,然而這些準則甚空泛,一般學生也不是太理解。
我們公司正正了解學生面對的這個難處,並希望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法。數年前我和拍檔拍了一系列的網上教學影片,希望教授學生如何在各個科目的校內評核中取得高分。幾年過後所有這些影片的觀看數目加起來已經超過1,000,000 ,亦有不少學生在留言上感謝我們切實的幫助到他們取得高分數。如有興趣看這些影片只需要在YouTube上打例如 “math ia” 這些關鍵字,便能找到我們的影片。
我們對校內評核有獨特的見解。我們認為在校內評核取得高分的竅門是參考以往成功的例子。例如,看一看以前有甚麼題目比較容易取得高分,有甚麼寫作及研究的方法比較被考官認同。當然我們不鼓勵學生抄襲以往成功的例子,不過參考絕對是一個聰明的做法。因此,我們中心將每一個科目的校內評核也有大量過往取得高分的真實例子,給現在的學生作參考。當然我們亦會根據這些個案成功例子找出共通點,並轉化成一些切實的技巧去教導學生。有了這些例子及技巧之後,校內評核不再會令學生有了明確的方向,便不會再一頭霧水。
(文章由https://www.hkexcel.org/seminars提供)
作者:Ryan Chan
其他文章:
【Ryan Chan】樂觀的學生還是悲觀的學生才在考試上比較有優勢?
【Ryan Chan】如何在IB大考的重要關頭發揮出自己最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