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 Chan】樂觀的學生還是悲觀的學生才在考試上比較有優勢?

2019-12-13


坊間不少談論成功學的書都會教導人一定要時時刻刻保持樂觀。西方的文化,包括香港的國際學校很多時都着重鼓勵學生,要學生相信自己是可以的。究竟時時刻刻都非常樂觀的學生是否佔盡優勢呢?家長們應否刻意培養小孩變得樂觀呢?

我們公司接觸過超過6000的IB學生,對於學生的心態如何影響讀書表現都略有研究。有一類學生天性樂觀,俗稱「天跌落嚟當被冚」,無時無刻都自信心爆棚,覺得考試對自己而言十分容易。這類學生考試成績很多時候都會差強人意。原因是他們低估了IB考試的複雜性,低估了問題的難度。他們以為自己只需要簡單讀一下筆記或課本, 去到考試便能揮洒自如。缺乏危機感令他們做不足夠練習,成績自然差強人意。

又有另一類學生可能因為經歷太多挫敗,對自己的信心長期處於低沉狀態。他們腦海裏經常出現自我否定的想法,例如認定自己數學根本就沒有天份等等。這種學生的負面思想往往會變成現實。相信自己沒有天份自然會認為就算如何努力溫習,結果都會是徒勞無功。得出這個結論之後,自然難以有動力溫習。

最理想心態又是如何呢?我認為可以形容為審慎樂觀,同時有帶有一種現實的危機感。意思是要相信自己如果用正確的方法去溫習,並付出足夠努力及時間的話,就必能取得心目中理想的分數。不過同時又要提醒自己IB考試一點也不容易,自己一定要做很多練習才能將考試的不確定性減到最低。這種危機感會推動學生更加努力溫習,從而達致自己理想的成績。我自己讀IB期間就是用這種心態。就算我已花了很多時間溫書,我也會經常問自己有沒有甚麼考試體型是自己未接觸過的?會不會有甚麼範圍我仍是不夠熟悉的?不斷去問自己這些問題推動我更加努力去溫習,從而令到我每次進入考試都對絕大部分題目瞭如指掌。

(文章由https://www.hkexcel.org/seminars提供)

作者:Ryan Chan

其他文章:

【Ryan Chan】如何在IB大考的重要關頭發揮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Ryan Chan】IB學生最常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熱門文章

財政預算案︱2500元 學生津貼 削減機會高 庫房年省20億 教評會指助滅赤「學界有責」
02-21
王錦輝中小學 準畢業生收逾200個大學取錄通知 4人獲劍橋取錄 德萃中學部首屆準畢業生獲235個大學取錄
02-14
中學| 聖若瑟書院 150周年2.23開放日 設表演、攤位和展覽
02-20
錢嘉樂夫婦帶女兒探「盈盈」「樂樂」 大女錢凱晴外貌有顯著變化 與妹妹截然不同!
02-21
廣西孕婦被高鐵行李擊中腹部 致胎盤早剝需緊急剖腹 經搶救後胎兒仍不幸夭折
02-21

國際學校2025|全港熱門32間 國際學校 開放日及入學簡介會/學費/申請費/入學資料
2024-09-05
漢基國際學校 獲分配北角空置校舍 九龍塘校舍撥予包玉剛教育基金會 增千學額應付人才子女需求
2025-02-12
IB考試 |IBDP語言學科考試將數位化|Joyce Wu
2025-02-01
IBDP同A-Level/ IAL 邊個較適合我的孩子?(三)|Joyce Wu
2025-01-17
揀學校Tips ︳6歲前必須養成的「3心」為學習成長打好基礎
2025-01-16
IBDP入本地大學|本地學額下跌! Non-Jupas 申請途徑、選擇、四大部署準備|Edward Law
2025-01-15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