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童耳鳴率不低 徵狀不明顯易忽略

2019-12-11


很多人都以為耳鳴是成人才會患上的疾病,其實兒童耳鳴患者不少,據衞生署所指,本地孩童的耳鳴個案十分普遍,而且病發率不低。專科醫生特別提醒家長,留意此症徵狀,以防年幼子女不懂表達而延遲就醫良機。 

徵狀不明顯易忽略

耳鼻喉專科醫生黃德彰說:「耳鳴兒童發病時在沒有外來聲音的刺激下聽到耳內傳出聲音,此聲音可以是單耳,又或雙耳傳出。與成年患者相比,兒童病因較為常見的包括了因為耳朵受感染或發炎、頭或腦部因碰撞受傷、使用耳機或耳塞時因聲響太大而產生『噪聲』,因而令耳膜受損等等。曾有研究指出,達三分之二兒童患者的耳鳴情況屬於短暫性的(即時有時無),三分之一患者則屬長期有耳鳴現象,另外,大部分患者都會聽到高頻率的聲音。」 孩子由於年紀小,不懂得或無法描述所聽到的聲音,又或是認為這是正常現象,因此大部分家長都沒及時察覺子女患有耳鳴。建議父母如發覺孩子有以下情況,包括注意力不足、常發脾氣、煩躁不安、常用手抱頭或耳朵、嚴重疲倦、易感焦慮或抑鬱等,便須多加留意,有需要時可找耳鼻喉專科醫生求診。

需要進行聽力測驗

治療前醫生會檢查患者耳朵是否有明顯症狀,例如耳膜穿孔、中耳及頸部有否出現不正常的血管、聽覺受損或神經線組織問題等。隨後會檢查患者聽力,包括進行聽力測驗及「耳鳴音量配對」,讓醫生分辨患者的耳鳴類別,以及有助檢定治療前後的耳鳴情況。如初檢時懷疑由內科疾病引致,會通過抽血檢驗,作進一步檢查。若懷疑成因跟神經線有關,則可通過磁力共振(MRI)再作檢測。

黃醫生續指,治療耳鳴沒有單一方案,治療前必須了解箇中成因及症狀,才能訂定合適治療方案,當中可涉及訓練、儀器輔助及藥物等。然而,無論孩子是因甚麼原因導致耳鳴,治療目標都是通過各療法以控制病情。雖然耳鳴不會致命,但嚴重時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心情,故家長別掉以輕心,應盡早求診及治療。「改善孩子整體健康狀況有助減輕耳鳴帶來的壓力及疲勞不適,故給子女養成健康飲食習慣、定時做運動及有充足睡眠,對舒緩病情有很大幫助。此外,如使用耳機或耳塞,須提醒孩子應把音量調校至輸出量的六成,以及每天不可使用逾六十分鐘,以減少噪音對聽覺的傷害。」

作者:衞兒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熱門文章

兒童鼻敏徵狀或致嚴重健康問題?專家: 一招及早處理避免惡化!
03-12
杭州13歲男生過度進補 反加速骨骺線閉合 影響發育長高 | 附5招助生長發育
03-12
食物中毒|50歲男子用 隔夜飯 炒飯險喪命 器官衰竭入ICU 醫生:6類食物不宜隔夜食
03-26
星島申訴王|中三女貪平淘寶配眼鏡戴後現飛蚊症 港爸後悔莫及:見過鬼都怕黑!
04-16
珍惜生命│秀茂坪23歲青年墮坡 昏迷送院亡 早前因失聯家人報警求助
04-18

腸病毒 | 手足口病 高峰期將至 預防要知6件事
2025-04-15
胃癌 難測 港大研類器官生物庫技術模擬癌變進程 未來有助篩查高危者
2025-04-14
肚痛 | 肚皮畫成九宮格 初步判斷問題根源
2025-04-14
鼻敏感只可以食藥?嚴重會影響睡眠質素 醫生拆解對付鼻敏感5大方法︳親子健康
2025-04-14
遊日注意 | 日本「 百日咳 」確診病例創7年新高 已有嬰兒死亡案例 專家:傳染力是流感10倍
2025-04-11
食得樂 輕嚥料理 讓吞嚥困難者 重拾與家人同桌共膳的暖意
2025-04-11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