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漢銘校長】教育的意義
2019-10-18
近來在家看書時,想起三十年前,我與我的一位中學老師提及我將入讀教育學院時,他的評語是:詹漢銘,你教書?不要教壞下一代,做老師不是那麼容易的。眨下眼,時間已在不知不覺中流逝,我問自己從事教育工作那麼久,究竟有沒有做好身為老師和校長的責任?有沒有將正確的觀念帶給下一代?有沒有教壞下一代?
該位老師的提醒我時刻放在心中,特別是近年在社會風氣急劇轉變的情況下,我更堅信教育是唯一能把正確是非觀念傳達予下一代的途徑。記得當我還是一位前線老師時,對學生行為和操行有極高要求;每當學生犯錯,我會非常認真的處理和加以糾正,不容許學生有任何藉口,就算家長我也會單刀直入,讓家長明白到學生犯錯是必須承擔其結果,不能加以掩飾。久而久之,學生明白到我對他們品行的要求是非常嚴格,大部分學生也知道在我的管教下,他們必須學懂守規盡責。縱使我對學生要求高,學生從不因此而不喜歡我,相反很多學生在畢業多年後,仍會記得我對他們的要求和提醒,相反學科上的已大都不記得了。過程中,雖然我也曾與家長產生磨擦,最終家長也會明白我是為學生著想,不再執著,會與我合作。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句說話我時刻銘記在心,無論作為父親還是老師,我經常提醒自己下一代能否擁有正確的價值觀,未來能否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一群,我們身為成年人的責任非常大。在家,父母親擔起啟蒙的角色,有著不能代替的責任,從小便需教導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老師更是責無旁貸,只有家校互相支持和合作,下一代才能在正確帶領下成長。沒有了家庭和學校教育的互相配合,下一代不會學習到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
隨著科技發展,知識已能在不同地方學習和累積,惟有價值觀和態度是科技不能代替我們來傳授。到今天,學校教育的重要我相信已不再單純是學科知識的傳授,相反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在群體生活中,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和與人合作。今天,我認為應重新審視學校教育的意義,特別是基礎教育。德、智、體、群、美,究竟哪些才是重點?比重應放在哪裡才是正確。過往一直將學校教育過份側重於智育的培養是否不合時宜?德育的培養是否不足?值得我們多加思考。未來我仍會堅持「賞罰分明」的辦學方針,讓我的學生從小便明白做人處世的道理。
作者:詹漢銘校長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