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社區大爆發】手足口病或可致命

2019-08-07


本港最近出現零星的幼稚園手足口病小爆發,多名病童入院。專家指,手足口病患者若出現嚴重併發症,足以致命。近期,不但本港手足口病活躍程度處高水平,連帶日本等東南亞國家,病例亦持續增多。建議家長加倍留心子女有否相關病徵,以及做好預防措施。

本港近年的手足口病個案,主要集中在幼稚園或日間護理中心等兒童密集生活的地方爆發。兒科專科醫生曾志豪指出,原因是由於五歲以下幼兒,不但本身抵抗力較弱,同時也較易忽略手部清潔,再加上幼稚園內與同學接觸頻繁,共處機會及密度愈高,病毒愈易互相傳播,因此幼稚園經常成為爆發熱點。縱觀近十幾年,本港或鄰近東南亞其他地方的手足口病爆發,均以幼稚園、小學等為主。


兒科專科醫生曾志豪

曾醫生強調,很多家長誤以為當病童的皮膚紅疹徵狀消失後,即代表已痊瘉,其實不然,因為患者的分泌物,於六周內仍具有傳染力,如果此時貿然讓孩子恢復上學,並非明智的做法。讓已受感染但未及時被察覺,或只屬已初步痊瘉,但仍有傳染性的病童回校,這都是造成此症出現爆發的原因,家長不可不察。

手足口病是甚為常見的幼兒病毒傳染病,主要由四類腸病毒,包括腸病毒、柯薩奇A、B 型病毒、小兒麻痹症病毒及伊科病毒引起。但不論哪種病毒,傳染途徑都大同小異,病毒都存在於患者唾液、鼻水或喉嚨分泌、水疱膿液或排泄物中,因此雙手一經接觸病毒,再擦拭口、鼻,即有機會令病毒進入人體,造成感染。

曾醫生說:「當中需要加倍留心是否由腸病毒71型(EV71)引起,因為這種腸病毒可以令患者容易出現嚴重病徵,例如心肌炎、病毒性腦炎,甚至四肢癱瘓等。情況嚴重時,更足以致命,故並非部分家長以為純屬簡單的出疹而已。」

由於現時仍未有任何預防疫苗或針對性的藥物治療,大多只能加以舒緩病症,以及避免惡化為主,好讓患者身體自行復元。因此預防方面顯得更為重要。想避免兒童感染手足口病,日常可減少到人多擠逼、會與其他幼童有較多身體接觸的場所,包括興趣班、遊樂場、波波池等

「如察覺身旁的同學、同事及親友,懷疑有手足口病症狀或不適,應立即遠離。另小童經常玩的玩具,以及日用品等應定時洗淨。飯前、如廁後徹底洗手,這都是有助阻隔手足口病傳播的有效方法。家長一旦發現子女有手足口病徵狀,例如易疲倦無力、食欲下降、小便減少、煩躁不安、嘔吐腹脹等,應盡早求診。」曾醫生稱。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熱門文章

諾如病毒丨深圳 諾如病毒 升至中級風險 酒精殺不死傳染力強 即睇3招防護
02-21
瘦身 | 當眾被嘲肥仔!重達200磅醫生決心 減肥 靠1個「早餐公式」 8個月激減45磅
02-11
女子疑長期佩戴降噪耳機 致 聽覺處理障礙 專家籲開啟1模式
02-19
吳鎮宇16歲兒子吳費曼留微捲髮型 面部肥腫體重近200磅 曾自爆有病
02-19
何雁詩感恩囝囝美國治療後一直進步 鄭俊弘:專心照顧囝囝未敢追多個
02-22

媽媽 化妝 後做一舉動 令8歲女兒面部又紅又痛 揭因一化妝品惹禍
2025-02-21
諾如病毒丨深圳 諾如病毒 升至中級風險 酒精殺不死傳染力強 即睇3招防護
2025-02-21
剛收到大學offer!18歲少年 抗癌 3年病逝 家屬:初時以為只是生長痛
2025-02-20
睡覺用2個枕頭恐或致 駝背 加劇!物理治療師教1簡單運動幫助伸展脊椎
2025-02-20
女子疑長期佩戴降噪耳機 致 聽覺處理障礙 專家籲開啟1模式
2025-02-19
拖延症|「醫生,我就是做不了!」拖延的心理機制「兩分鐘規則」破解魔咒|精神科專科林震醫生
2025-02-19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