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健康】資深醫生教你辨別小朋友不同類型的疹

2019-10-11


小朋友出疹,相信許多父母也會擔心。不過對不同類型的疹了解不深,無從下手。事實上,不同種類的疹有不同的應對方法,先要分辨小朋友長出的疹是屬於甚麼類型,才能有效地對症下藥。兒科專科醫生張傑指疹主要分為兩類型。

^兒科專科張醫生表示,不希望小朋友生病,但病是人生階段,不能避免。因此,出疹應盡快求醫治理。

敏感性與感染性疹的病徵

敏感性的疹,意指平常小朋友吃過致敏的食物,然後在嘴邊出疹,或者皮膚突然出現痕癢的疹,例如蕁麻疹、風癩,這些就是屬於敏感性;傳染性的疹,如麻疹、水痘、德國麻疹等,屬於有感染性〈或傳染性〉。

「蕁麻疹常見於小朋友,屬於急性的風癩,很明顯地看到皮膚「一撻撻」像爛了、腫起的情況。風癩會突然出現,轉頭又突然消失,在另一邊又再出現。

「最常見的感染性的疹,是麻疹或玫瑰疹,常與發燒扯上關係。倘若看到小朋友有發燒、出疹,最好帶小朋友看醫生。因為父母未必能從臨牀分辨出是甚麼原因,即使醫生也需要透過驗血才知悉病況。」

rash baby的圖片搜尋結果

^要完全根治病情,先要了解病源。

蕁麻疹與玫瑰疹的分別

蕁麻疹,又稱風癩。會令人痕癢,皮膚上的紅疹多數會凸出來,像俾蚊蟲叮咬一樣,當你嘗試抓它、紅疹範圍會愈大,但藥物可以控制。

玫瑰疹是小朋友專有的疾病,成因是過濾性病毒感染。小時候感染過,日後也有機會再患。發病初期,小朋友會發燒,發燒數天後,會突然間退燒,與此同時,疹開始出現,邁延至臉與手腳的位置。玫瑰疹本身不會特別令病患不舒服,也不會太痕癢。

治療蕁麻疹與玫瑰疹

在大部分情況下,只要服用一些抗組織胺藥物,能夠控制蕁麻疹痕癢的程度。張醫生指出,「有時服用一、兩劑藥,已經可以控制蕁麻疹,一旦停藥卻容易復發。這是一個正常現象,我們會建議父母連服用幾天藥物,之後才嘗試暫停。若果情況持續兩個星期以上,則有需要作其他檢查。」

雖然玫瑰疹出疹時病徵已退得七七八八,但小朋友反而會因連續燒了幾天,而顯得疲累、缺乏食慾。張醫生提醒,父母應安排子女少食多餐,多點補充水分,讓小朋友留家休息幾天。

預防敏感性與感染性的疹

張醫生直言,「針對敏感性的疹,父母可避開一些致敏源。若是感染性相關的疹,應盡快求醫。」

記者:馬文鍵

攝錄:潘駿宜

其他閱讀:

認識玫瑰疹

【中西療法】蕁麻疹來襲 初春高發期

 

熱門文章

兒童鼻敏徵狀或致嚴重健康問題?專家: 一招及早處理避免惡化!
03-12
產後脫髮 點解決?1招助妳重拾魅力 成為髮量大富翁
04-01
中大研究: 逾一成本港少女患 缺鐵 性貧血 專注力受損影響學業表現 專家籲宜補充5類食物 附5款補鐵食譜
04-09
台中爸「一打三」情緒失控 殘忍傷害孖女致1亡1傷 法院以一原因輕判入獄5年
04-16
朱慧敏 走出愛情低谷 與醫生老公拍拖時被感動:我鍾意你就夠
04-13

腸病毒 | 手足口病 高峰期將至 預防要知6件事
2025-04-15
胃癌 難測 港大研類器官生物庫技術模擬癌變進程 未來有助篩查高危者
2025-04-14
肚痛 | 肚皮畫成九宮格 初步判斷問題根源
2025-04-14
鼻敏感只可以食藥?嚴重會影響睡眠質素 醫生拆解對付鼻敏感5大方法︳親子健康
2025-04-14
遊日注意 | 日本「 百日咳 」確診病例創7年新高 已有嬰兒死亡案例 專家:傳染力是流感10倍
2025-04-11
食得樂 輕嚥料理 讓吞嚥困難者 重拾與家人同桌共膳的暖意
2025-04-11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