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健康】嬰兒多聽媽媽的聲音和心跳 有助大腦發育

2019-06-18


早產嬰兒向來會令人特別憂心,然而出生週數不足37週可引致聽覺障礙。哈佛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 Amir Lahav 指出,嬰兒可依靠媽媽的聲音和心跳,促進腦部健康發展。

美國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指早產嬰兒可能因其腦部發展未完全成熟及其腦部軟組織較易受傷,而在學習語言和說話方面或會比其他足月出世的小朋友較慢,或影響日後的交際能力。

Amir和其他研究人員於哈佛醫學院附屬布萊根婦女醫院,找來40名早產嬰兒父母,並要求參與為期一個月的研究。研究人員為媽媽們錄下媽媽的聲音、歌聲和經聽診器記錄了媽媽的心跳聲。

當中的心跳聲更刪除高頻聲音,令聲音猶如於子宮一樣。由於胎兒於24週後,聽覺皮層(大腦的聲音處理區域)開始運作,聽到的大部分屬低頻聲音。因此猜測這是媽媽的心跳和聲音,而聲音的引入可能是早期語言發展的關鍵。

為作出比較,研究人員將早產嬰兒分為兩批。一批是聽由媽媽所唱的兒歌,如: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及由研究人員經聽診器記錄了媽媽的心跳聲;另一批則甚麼也沒有。

30天後通過超聲波掃描來測量大腦的生長,發現有聽媽媽的心跳聲和聲音的聽覺皮層比沒有聽的嬰兒厚得多。大腦聽覺皮層愈厚則可助增強其語言感知,研究已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結果亦反映出媽媽的聲音和心跳,可改善嬰兒大腦的發育,但對於聽覺上仍需調查。

語言發展遲緩的就醫警號

台灣國民健康局建議如小朋友有以下現象,便要及早就醫:

1. 寶寶在嬰兒期過分安靜或對大的聲主音無反應
2. 快滿兩歲時,仍未能說出任何語彙,如爸爸、媽媽、水水等
3. 兩歲半仍不能講出任何句子
4. 三歲以後說話仍是大部分含糊不清,他人難以理解
5. 四歲仍只能說出短句或常問非所答
6. 五歲仍未能回答簡單開放式問題,語句常有明顯文法錯誤
7. 任何時期小朋友都無法理解指令或其互動行為異常

資料來源: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Daily Mail、、台灣國民健康局

熱門文章

嬰幼兒副食| 台灣檢日本 嬰兒米餅 重金屬鎘超標 「或原材料土壤受到污染」香港市面有售
02-21
坐月餐單 | 營養師分享30日坐月餐單 8大 坐月宜忌 逐個解構
12-28
幼兒食譜|三文魚薯餅 適合8個月以上BB
02-18
吳鎮宇16歲兒子吳費曼留微捲髮型 面部肥腫體重近200磅 曾自爆有病
02-19
何雁詩感恩囝囝美國治療後一直進步 鄭俊弘:專心照顧囝囝未敢追多個
02-22

pamajunior_cat

查看更多   ▸
浙江6周嬰兒狂咳 送院檢查抽出「 牛奶血 」 醫生:需要長期服藥控制
2025-02-04
胎兒在媽媽肚子裏患上 盲腸炎 一出世就要進行緊急手術
2025-01-22
BB健康︱認真清潔BB嘴巴 為甚麼還會 口臭 ? 醫生拆解12個口氣成因
2024-12-23
氣溫轉涼|2大幼兒專家分享 7招為 BB保暖
2024-12-16
BB幾日才大便1次?醫生分享 避免便秘 的3個生活飲食習慣
2024-12-05
媽媽一定要知!氣溫急降 BB這4個身體部位最 怕冷
2024-11-25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