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子晴】選讀國際學校的二三事
2019-05-07
選讀國際學校還是傳統學校,一直是令很多家長糾結的問題。
作為新手的爸爸媽媽,初心總是美好的:只要小朋友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已經足夠了。
然而,在漫長的育兒路上,資訊泛濫,人人都可以是教育專家,給予父母不同的意見,或善意或用心良苦,但噪音太多,令人腦筋混亂起來。
朋友Y一直希望小朋友可以在小學階段,打好中文的根基,到中學才選讀國際學校,目的是一箭雙鵰:既能學好艱澀的中文,又可以銜接外國大學的要求。但現實又是否可以如此美滿?當她為小朋友準備考小一時,那激烈的競爭叫她害怕——小小的五歲人兒,每人都有一份厚厚的portfolio,琴棋書畫跳舞跑步游水朗誦認字皆精,人人都是天才兒童,她自知不是虎媽,唯有提早離場。
朋友P一向是傳統學校的”creme de la creme”,從小到大是本地學校體制中的3%精英份子,順利升讀英國名牌大學,一帆風順。但當兒子出生後,卻寧願選擇一條完全陌生的路——國際學校。因為那些年自己受過的苦,日復一日地求分數,他不忍心讓兒子再受。
另一位女性朋友W,自幼在傳統的教會學校中成長,舉止優雅有修養,說得一口流利的英國口音英文,畢業後順理成章當律師,可算是人生勝利組。但為女兒選學校時,卻毫不猶疑地決定不讓她再走自己的舊路。在她的記憶中,個人意志和喜好,在學校體制下,完全沒有被重視過。要在學校裡有存在感,你就要有好成績、有一技之長,或最低限度,當一個不出聲、不製造麻煩的「乖學生」。她希望她的孩子可以在自由的環境中,慢慢地尋找自己的路。
我相信,沒有一個父母會想自己的孩子不好,但「好」的定義和方法,人人不同。選擇國際學校或傳統學校,是一個令人費盡心思的決定。
如想選擇國際學校,對大部分中產家庭而言,除基本學費的負擔能力外,還要考慮到一系列的額外支出,如提名權(Nomination Rights)、資本建設費(Capital Levy)、債券(Debenture)及資本證書(Capital Certificate)等,金額由港幣數萬元至一百萬或以上不等,許多時候家長至少須購買其中一項,方可符合入學要求。
最近有朋友提起,一家加拿大省規模最大的海外學校,將會來港介紹它的學制和升學出路,該校位深圳,是內地最早的中外合作辦學教育機構,家長毋須購買債券。有興趣的話可以留意講座詳情。
———————————————
深圳楓葉學校講座
日期:2019 年5月19日 (星期日)
時間:下午1:30 至3:30
地點:尖沙咀The Mira 18樓宴會廳
焦點內容:
結合加拿大與中國學制的獨特優勢:雙軌教學,學貫中西
如何透過BC課程培育世界級名校生素質?
跨國廣告企業前管理層分享—啟迪創意: 從小到博士
寄宿前的最佳準備:暑期遊學體驗
容子晴
https://m.facebook.com/yungchiching/?locale2=zh_HK
相關文章:
【升小升中】入讀國際學校前3大考慮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