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健康】下肢髖關節病患 大人小孩常見

2019-04-11


對於小兒髖關節錯縫的發生,現代解剖學亦難以解釋。此症屬於兒童的多發病,故家長勿掉以輕心。至於梨狀肌綜合症則常可壓逼刺激坐骨神經,引起臀後部及大腿後外側疼痛麻痹(例如坐骨神經痛),乃成人常見病患。

ˆ上醫堂創辦人張勇醫師

小兒髖關節錯縫是指股骨頭與髖臼窩之間發生微小移動,古籍中沒有這種病名,中醫骨傷科醫師們在臨牀中一般常稱之為「胯骨骨錯」或「環跳骨機樞錯位」。從現代解剖學,髖關節錯縫的發生是很難解釋的,但臨牀上此病的確存在,採用某些手法治療可收療效。不論中醫、現代醫學,目前對此症的發病機理尚無統一認識。故臨牀上提出了很多病名:小兒髖關節扭傷、小兒髖關節一過性滑膜炎、小兒髖關節半脫位等。

此病發生後,有些患者可自行恢復,但多數患者需要借助手法復位方可痊瘉,否則,可繼發股骨頭無菌壞死。發病年齡以五至十歲者多見,二至五歲者次之,十至十五歲更少,成人罕見。是兒童的多發病,並且女多於男,比例約為六比四。

此症成因可以因為進行一些活動或動作,例如當跳跌、滑倒、跳繩、跳沙發、跳彈牀、打球等時,使下肢過度外展或內收時,由於股骨頭與髖臼的間隙增寬,關節腔內的負壓力將關節滑膜或韌帶嵌夾所致。或由於外力傷及下肢的內收或外展肌群,肌肉痙攣產生關節位置不正引致。局部的擠壓、牽拉亦可造成供血不全,久之則可產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所以早期診斷,及時治療是此病的關鍵。

熱門文章

飲食健康|三餐都用1種油煮餸 10歲童患 高血壓 全家3人相繼中風
04-09
飲食健康 | 女性40歲後易 骨質疏鬆 專家嚴選「12大強骨食物」 冠軍出乎意料是「它」!
04-11
生活健康 | 車內「這物品」甲醛濃度超標!半年內83名車主罹 血癌 專家急籲:夏季高溫小心更毒
04-24
BB連人帶車被丟 啟德 便利店外 驚揭外傭湊B疑嚴重疏忽照顧
04-24
東張西望︱港媽 私家醫院 產檢搞錯BB性別兼誤判「先天病」 險人工流產 醫生否認擺烏龍
04-25

港大醫學院開發全球首個 甲狀腺癌 診斷AI模型 準確率超九成 診前準備時間減半
2025-04-24
總是想吃甜品、薯片要小心!可能是 身體 在發出「過勞警訊」 醫生分析渴望4種食物的隱藏需求
2025-04-24
生活健康 | 車內「這物品」甲醛濃度超標!半年內83名車主罹 血癌 專家急籲:夏季高溫小心更毒
2025-04-24
腸病毒 | 手足口病 高峰期將至 預防要知6件事
2025-04-15
胃癌 難測 港大研類器官生物庫技術模擬癌變進程 未來有助篩查高危者
2025-04-14
肚痛 | 肚皮畫成九宮格 初步判斷問題根源
2025-04-1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