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情緒管理 疏導怒火要及時
2015-12-30

孩子只顧打機上網不願溫習、成績差考試退步、在玩具店不願離去⋯⋯不少家長坦言,在管教孩子時經常發火,小則罰他們到「懲罰角」反省,重則打屁股,經常搞到『家嘈屋閉』,全家人都不開心。
父母管教子女時因為心急、失望或權威被挑戰而爆發負面情緒的情況,十分普遍,亦不難理解,問題在於很多家長往往嘗試壓抑自己的感受,最終還是會爆發。家長既不可讓「火山」隨時爆發,令自己被情緒牽着走;同時亦不可強行壓抑,建議學習疏導怒火。
坦誠面對情緒 運用CEAP四步
不少人認為父母是成年人,應盡量忍耐,收起自己情緒,但近年美國有心理學家提倡「Honest Parenthood」(為人父母須坦誠),建議父母對自己和孩子坦誠,平衡工作、家庭和個人生活,不應事事以子女為先。很多父母以為一定要為子女犧牲、滿足他們所有需要,使教養出現不少迷思,令壓力大增。家長應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包括怒火,但不是肆意發火,建議使用「CEAP」方法,疏導負面情緒及解決問題。
Calm Down(冷靜)
家長先要察覺自己情緒的波動,若想控制怒火,應在剛開始時嘗試紓緩,例如喝水、深呼吸或數十聲等方法,不是沒有用,而是要在怒氣剛起時做。若情緒已處於憤怒爆發的臨界點,應請人代為看顧孩子,自己暫時離開,待在「看不到、聽不到」孩子的地方,慢慢轉換心情,平衡情緒。
例如若媽媽因孩子不吃飯而發怒,她可暫時離席,爸爸應立即介入,提醒孩子的不當行為和態度令媽媽感到失望及氣憤。不建議由爸爸處理整件事,因為會令孩子以為不用聽媽媽的話,令她失去教導權。最好的方法是待媽媽冷靜下來,按以下方法處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