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中小學智能產品展 (4/1 至6/1)
2019-01-05

STEM教育日漸普及,不少創科公司看準機會,研究創科產品以針對現時教育主流,學校同時以STEM教學為發展重點,更能配合教學,增添學習趣味。
創科香港基金會及騰訊於奧海城二期,由一月四日起舉行一連三日的「創科繽FUN大灣區」-粵港澳大灣曲創科x STEM by Me成果展,並展示5間中小學利用STEM製作的智能產品。不少參展的同學也表示,學校投放很多資源於STEM教學,希望將來有機會能夠再參與同類活動。
七家創科公司也展示其產品,包括展示各類機械人的UBtech、對戰機械人的工匠社、利用機械人配合STEM課程融的全童科教、推出展能滑板的胡桃科技、研製空氣洗手機以減少用水的沐羽科技、智能單車頭盔以保障單車人空安全的路明科技,及提供虛擬科學實驗的樂步教育。
在開幕禮當天,港科院院長徐立之教授致辭表示,STEM即是科技創新,更是二十一世紀的大趨勢,學生可以從學科融會貫通,加上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令更多可以發揮潛能,為社會帶來創新及貢獻。
STEM發展愈來愈普及,小朋友更可以互動形式學習,各位爸媽不妨在周末帶小朋友一同參觀,啟發他們的潛能 !一起看看學生們的作品:
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的黃同學表示,手動控制自能家具能夠方便我們日常生活,尤其是不便行走的老人家。
手勢控制智能家居儀器
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展示的「微電腦電子遊戲」。
在製作大船之前,浸信會天虹小學的學生先製作一架體型較小的輪槳船。
就讀浸信會天虹小學的小五學生劉同學表示,製作RainbowKart電動車最大的難題是剪裁車子外圍的膠版,很難剪成一條直線。他希望將來會有更多機會參與不同實驗,及製作一架真正的電動車。
「零電池無摩打」的公仔機
智能灑水系統,利用了microbit及濕度感應器。
RainbowKart電動車
天主教新民書院的「DIY天文館」由瓦通紙製作,成本只需約一千元,內部以弧形鏡、電腦及投影機播放片段。負責老師表示,天文館提供互動的學習平台,例如播放英文字詞,學生聽了生字並拍中對的詞語便可得分。電腦課也可以學習遊戲設計。
天主教新民書院的陳同學就讀中五,他表示,製作天文館最大的難度是計算投影機與鏡子擺放的角度,只有計算最完美的角度才能呈現最美麗的畫面,如何令天文館呈現拱形也大有學問。他指出,製作第一個天文館也花了3-4個月,再經過一個半月的時間來修正,才出現展覽中的「天文館2.0」。
惠僑英文中學展示的「3D重力玩具Stand and Stack」。這些玩具都是由3D技術打印出來。
樂善堂余近卿中學展示的作品。「AI Learning Buddy」的前置鏡頭拍下一件物件後,螢幕便會出現物件的英文名字。「AI Learning Buddy」拍下手錶後,電腦屏幕便顯示”Watch”,有助學生學習英文。
「智能家居」能連接手機或電腦,控制家裏的電器開關。
採訪攝影:鍾藹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