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手足口病不適】營養師推介食療加快復元
2018-12-18
冬天適值腸病毒活躍期,本港近日分別有幼稚園及小學爆發由腸病毒引致的手足口病,以及集體出現腸胃炎症狀等。因暫時仍沒針對腸病毒的特效藥,加上如口腔潰瘍、發燒等病徵嚴重,患者會極為難耐,如能配合奏效的飲食建議,可加快復元,大大紓緩不適。
補充水分增加食欲
腸病毒寄生於人體腸道內,當中共有六十餘種,其中一種可引發手足口病。大部分的臨牀症狀都如流感症狀般,例如發燒、喉痛、頭痛 、惡心、嘔吐等,但亦可併發致命併發症如腦膜炎,尤其最易發生於年幼、抵抗力弱的孩子身上,上兩星期本港便發生男童斃命個案,而近日已分別有幼稚園及小學爆發手足口病。
患者發燒後一至兩天,口腔會出現疼痛的水皰,這些水皰初時呈細小的紅點,然後惡化至潰瘍。潰瘍部位通常於舌頭、牙齦及口腔的兩腮內側。手掌及腳掌,甚至臀部或生殖器也可出現不痕癢、帶有小水皰的紅疹。有些個案亦可能只出現皮疹或口腔潰瘍等。美國註冊營養師詹佩鳳說:「腸病毒及手足口病均沒藥物可治療,只能針對症狀加以舒緩,大部分情況都以補充水分及增進食欲為主,因為患者有口腔潰瘍,進食時易感疼痛不適,故多數有損食欲,而發燒及有嘔吐徵狀者則易脫水。」
美國註冊營養師詹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