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升學】港生赴台升學熱度減有因

2018-11-14


海峽兩岸大學免試招收港生,台灣的八十二所公私立大學,日前在港舉辦一年一度的「台灣高等教育展」。有教師友好坦言,近年港生對台灣升學有「由熱轉淡」的趨勢,隨着今年本港高等教育有新發展,相信學生在升學考慮上,未必把台灣視為首選。

今年台灣升學較大的改動,是取消以往副學士及高級文憑畢業生,只限報讀科技大學或技術學院二年制學士班的限制,改為與文憑試畢業生看齊,以「個人申請」及「聯合分發」報讀,入學後通過學分抵免升級,而毋須就讀銜接課程。雖然今屆「台灣高等教育展」,一如以往安排當地大學與本港中學結盟,以優先取錄應屆中六生,但有教師友好坦言,今年學生對台灣升學的意欲,似乎不復從前,「在展覽走馬看花的不少,但想去的卻不多。」

友好分析,自從今屆政府推出免入息審查資助,以公帑資助學生修讀自資課程後,吸引更多畢業生留港升學,最近恒生管理學院升格為大學,令不少家長與學生意識到,本地自資專上院校在教學水平及認受度並不遜色。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在《施政報告》宣布,明年「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畫」(SSSDP)將擴至副學位課程,暫定每屆資助額二千個,學生即使成績稍遜,亦不愁出路。

至於資助大學學位方面,新學年是八大新一輪三年期「優配學額」的首年,不少大學推出新的資助學士課程,比如城市大學的獸醫學士課程,對於不少標榜特色課程的台灣院校,特別是私立大學,無疑造成影響,「本地的升學出路愈來愈多,更多學生選擇留港升學。」

同時,內地大學的競爭亦不容忽視,今年參與免試招生的內地高等院校增至一百零九所,包括以藝文見長的中央音樂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及中央美術學院,「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學生若能在大學階段建立內地人脈網絡,習慣及熟悉內地生活模式,的確有利於個人事業發展,況且本港中學界已熟悉內地院校招收港生的機制,對於如何配對不同特質與成績的學生更為掌握,令台灣院校覬覦的港生生源,進一步被分薄。」

大學競爭生源向來激烈,隨着本港在高等教育的多項新猷出台,如何接招爭取生源,相信是台灣的海外聯招會與大專院校,需要思量的難題。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熱門文章

中美 貿易戰 升溫 中國學生赴美留學之何去何從
04-17
遊學團 合集2025 | 盤點20大暑假遊學團/夏令營 全面提升子女語言、交際、軟實力
03-16
《 Adolescence 》Netflix神劇 揭開英國教育的另一面|Samuel Chan
04-02
珍惜生命|愉景灣43歲菲傭割腕自縊 當場證實死亡
04-17
生活百科 | 用家建議出遊勿攜帶1款 行李箱 可能被罰款$500甚至遭拒登機
03-25

全球最佳 理學院 |國際教育這條路
2025-04-17
日本大學| 新潟食料農業大學 日本唯一食品綜合大學
2025-04-14
7間提供美術輔導的 日本語言學校 助學生考入知名藝術大學
2025-04-07
智選暑期活動 提升學習動機迎接新學年|梁永樂
2025-04-02
全球最佳 商學院 |國際教育這條路
2025-03-31
日本升學| 神石國際學校 日本第一間全寄宿小學 一年學費約34萬港幣
2025-03-25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