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要知】乳癌Q&A   拆解4個常見誤解

2018-10-19


每年10月見到四周掛上粉紅絲帶,就知道又到「國際乳癌關注月」,各地組織都會舉辦活動提醒公眾關注乳癌。在香港,乳癌是女士頭號癌症,更是女性第3大癌症殺手。雖然大家對疾病的意識提高了,不過相信很多人仍然一知半解,以下4個問題,你又答中多少?

 

1) 乳房有硬塊等於患上乳癌?

女士緊張乳房健康,一旦觸摸到有硬塊,不禁憂慮自己是否「中招」,甚至因太驚慌而諱疾忌醫。其實不少乳房腫塊都屬於良性,例如囊腫、脂肪瘤、纖維腺瘤等,一般不會危及性命。如發現乳頭痕癢和出疹、出血或流出異常分泌物、乳房形狀或大小改變等其他癌變症狀,就要多加注意,有懷疑最好找醫生確診。

2) 沒有症狀不需要做檢查?

愈早期的乳癌治癒率愈高,否則待癌細胞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治療難度大大提高,所以每月自我檢查非常重要。由於40歲以上女士患癌風險較高,每年應到醫院檢查,確保健康。港怡醫院健康檢查中心提供不同檢查計劃套餐,包括乳腺X光或超聲波檢查,有助及早發現體積較小的腫瘤,盡早進行治療。

3) 遺傳是乳癌主因?

在香港乳癌患者中,只有少於兩成屬遺傳性乳癌,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增加患癌風險,例如多肉少菜、缺少運動和過量飲酒等。所以即使沒有家族病史,也不應忽視乳癌的威脅。

4) 乳癌的治療方法?

不少女士確診乳癌後,最擔心要切除乳房,怕自己無法接受外觀改變。其實醫生會根據病情及患者需要,建議合適治療方案,包括乳房保留手術。切除手術以外,放射治療及化學療法也屬有效的輔助治療。

如果必須進行切除手術,手術前化療有助縮小體積較大的腫瘤,變相減少切割範圍,可能毋須切除全乳。患者全乳房切除在手術後亦可透過乳房重建技術,包括移植皮瓣、植入外來物(如鹽水袋或矽膠袋)和自體脂肪移植,重拾自信。除了與醫生保持溝通,家人支持同樣關鍵,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才是康復路上的最大動力。

資料來源:港怡醫院

熱門文章

兒童鼻敏徵狀或致嚴重健康問題?專家: 一招及早處理避免惡化!
03-12
女性健康|40歲是健康分水嶺 婦科醫生公開「40+女性的黃金健康公式」
03-14
兒童性早熟| 8歲過胖女童來初經 驚覺 性早熟 阻礙身高發展 醫生警告:這類飲食恐讓孩子提早發育!
03-26
何雁詩鄭俊弘愛子病情好轉 講出人生第一個字竟是X
03-29
山東 5歲男童 因夜瞓被母親及其男友教訓 遭過度暴力致身亡
03-25

生活變悶會影響腦部健康? 神經學家教你5招護腦
2025-03-31
挑食 惹禍!5歲女童反覆腹痛2周 求醫驚見腸道全阻塞「宿便積滿肚」
2025-03-28
隔夜餸 沒營養兼有毒?營養師分享正確保存+加熱方式|食物安全
2025-03-27
兒童性早熟| 8歲過胖女童來初經 驚覺 性早熟 阻礙身高發展 醫生警告:這類飲食恐讓孩子提早發育!
2025-03-26
食物中毒|50歲男子用 隔夜飯 炒飯險喪命 器官衰竭入ICU 醫生:6類食物不宜隔夜食
2025-03-26
功能醫學之父分享 提升免疫能力 5大秘訣 讓免疫系統保持活力
2025-03-26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