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要知】乳癌Q&A   拆解4個常見誤解

2018-10-19


每年10月見到四周掛上粉紅絲帶,就知道又到「國際乳癌關注月」,各地組織都會舉辦活動提醒公眾關注乳癌。在香港,乳癌是女士頭號癌症,更是女性第3大癌症殺手。雖然大家對疾病的意識提高了,不過相信很多人仍然一知半解,以下4個問題,你又答中多少?

 

1) 乳房有硬塊等於患上乳癌?

女士緊張乳房健康,一旦觸摸到有硬塊,不禁憂慮自己是否「中招」,甚至因太驚慌而諱疾忌醫。其實不少乳房腫塊都屬於良性,例如囊腫、脂肪瘤、纖維腺瘤等,一般不會危及性命。如發現乳頭痕癢和出疹、出血或流出異常分泌物、乳房形狀或大小改變等其他癌變症狀,就要多加注意,有懷疑最好找醫生確診。

2) 沒有症狀不需要做檢查?

愈早期的乳癌治癒率愈高,否則待癌細胞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治療難度大大提高,所以每月自我檢查非常重要。由於40歲以上女士患癌風險較高,每年應到醫院檢查,確保健康。港怡醫院健康檢查中心提供不同檢查計劃套餐,包括乳腺X光或超聲波檢查,有助及早發現體積較小的腫瘤,盡早進行治療。

3) 遺傳是乳癌主因?

在香港乳癌患者中,只有少於兩成屬遺傳性乳癌,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增加患癌風險,例如多肉少菜、缺少運動和過量飲酒等。所以即使沒有家族病史,也不應忽視乳癌的威脅。

4) 乳癌的治療方法?

不少女士確診乳癌後,最擔心要切除乳房,怕自己無法接受外觀改變。其實醫生會根據病情及患者需要,建議合適治療方案,包括乳房保留手術。切除手術以外,放射治療及化學療法也屬有效的輔助治療。

如果必須進行切除手術,手術前化療有助縮小體積較大的腫瘤,變相減少切割範圍,可能毋須切除全乳。患者全乳房切除在手術後亦可透過乳房重建技術,包括移植皮瓣、植入外來物(如鹽水袋或矽膠袋)和自體脂肪移植,重拾自信。除了與醫生保持溝通,家人支持同樣關鍵,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才是康復路上的最大動力。

資料來源:港怡醫院

熱門文章

產後脫髮 點解決?1招助妳重拾魅力 成為髮量大富翁
04-01
小朋友 陰虛 有6大特徵!中醫教5招助幫助調理 | 附「養陰水」食譜
03-20
兒童性早熟| 8歲過胖女童來初經 驚覺 性早熟 阻礙身高發展 醫生警告:這類飲食恐讓孩子提早發育!
03-26
沙田 小童 衣衫單薄赤腳被母拖住走 目擊者:當時11度體感得8度 小童母現身解釋苦衷掀爭議
04-01
66歲高齡婦人自然懷孕誕子 成為10寶媽 大女與細仔相差46年
04-03

沒加糖等於含糖量為零?營養師教你認清5大隱藏版 含糖食物 !
2025-04-03
家長依賴AI自行診療致延誤就醫 3歲女童咳嗽一個月慘變 肺炎
2025-04-03
學生用電子屏幕時間長 8成中學生日花逾2小時打機或上網 衞生署倡限6至12歲兒童每日打機時間
2025-04-02
小朋友半夜咳嗽怎麼辦?中醫解析 夜咳 成因、種類和3大調理方法 | 中醫爸B
2025-04-02
花萬元按摩醫 近視 ?家長誤信偏方 9歲女童近視度數暴漲100度
2025-04-02
體重 正常不等於健康!「瘦胖子」心血管死亡風險竟比肥胖者高52%
2025-04-01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