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秉華】讓學習與孩子的潛力同步,不必故意輸在起跑線

2018-09-23


最近有一個源自德國的教養理論——「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引起熱烈討論,究竟當中有何微言大義之處?原來德國人認為,不要過早過度的開發孩子智力,但為甚麼要聽德國人說話呢?因為比我們大灣區人口多一點的德國(8200萬),歷來分享了史上一半的諾貝爾獎。

德國政府明文規定,幼稚園生不允許學習專業知識,也不能學習額外的課程,即使孩子的智商高過同輩。由於文化與社會傳統不同,我們不宜照搬別人的一套,最好客觀看看不同年齡孩子,擁有甚麼潛力,配合這個自然階段,我們是可以跟孩子一起親子學習。以數學為例,你可知孩子幾時學習,學習些甚麼最符合自然進度?

 

眾所同知,數學能力在這個科技創新年代非常重要,可是任何國家包括美國,數學教育是最令人頭痛的問題。我們先要理解「孩子怎樣與數學相遇,然後作出甚麼的反應」,解開這個問題,一切便好辦了。著名心理學家嘉納(Howard Gardner)在他的《7種IQ》Frames of Mind,打開孩子的數學之謎。

 

孩子接觸數學,一般是三歲左右,從數數目開始。你在他面前放十塊糖果,從一數到十,孩子就會領悟到數字的妙處。四五歲的孩子更可以背誦數字,正確估計物體的數目,例如數到「十」就是那堆糖果的總和。

 

加納說︰「到六、七歲時,孩子已經達到未來小數學家的水平,當他面對兩列糖果時,可以計算每一列糖果的數目,也能比較兩列之總數,並且知道那一列數量最多。」在此之前,小孩子會以為散開來擺的一堆糖果,比起同等數量,但體積細小、又集中放在一堆的糖果為多,因為小孩子受到密度和空間的影響。假如不是循步漸進,你硬塞超過孩子能力的東西去學,便是拔苗助長。

 

先前談過量子力學專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費曼的爸爸,如何在他還坐在高腳椅時,就教他砌顏色瓷片來學習數學邏輯,這個名為「費曼爸爸學習法」是很自然也很創新,沒有強迫操練的成分,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孩子不必要故意的輸,更不必要落後,學習與他們的潛力同步,效果最理想。

 

作者:黃秉華

網上圖片

其他文章:

【黃秉華】科學思想跟我們想的有點不同

【黃秉華】為甚麼STEM總有機械人?

 

熱門文章

聖誕遊戲 ︱10大幼兒 Party Game推介 簡單易玩 派對必備
12-23
香港公共圖書館「兒童及青少年閱讀計劃」 從小建立閱讀好習慣 享受閱讀帶來的趣味
12-05
聖誕摺紙 |6款簡易 聖誕摺紙 聖誕樹/聖誕老人 一學就識
11-20
上水嫲孫墮樓|太平邨街坊打齋求太平 奉香祈求逝者往生極樂
12-25
這款 咖啡 100%有毒! 醫生警吿:可致中風甚至死亡 有6症狀即求醫
08-02

英文繪本|《 Duck! Rabbit!》觀點與角度 尊重每人的面向|陳東紅
2024-12-26
聖誕圖書推介| 16本中英文繪本 陪孩子度過最溫馨節日
2024-12-24
星聲講故事2024|愛國詩人 聞一多
2024-12-23
聖誕遊戲 ︱10大幼兒 Party Game推介 簡單易玩 派對必備
2024-12-23
繪本推介 |聖誕節繪本經典《聖誕老人的第一個聖誕節》認識他的好幫手/節日習俗/精神|海狗房東
2024-12-20
星聲講故事2024|中國現代文學開創者 郭沫若
2024-12-09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