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點評】大學取錄非聯招比例掀熱話
2018-08-15
大學通過非聯招取錄尖子,近期成為教育新聞的熱話,不少人只着眼於收生比例,種種質疑不徑而走,有指國際文憑(IB)課程學生更易入讀醫科,有人質疑影響基層學生向上流動的機會,甚至把矛頭直指開辦IB課程的直資及私立學校。有教育界友好同程尚達傾開,指這些分析未必反映事實之餘,更激化社會矛盾。
今次爭議源於兩大醫學院取錄新生的「牙骹戰」,港大醫學院在今年聯招首輪取錄的文憑試畢業生比例,未達院長梁卓偉早年承諾的七成半,被質疑當年稱協助基層學生向上流的目標不再。翻查資料,兩大醫學院近年取錄IB或英國普通教育高級文憑(GCE A-Level)成績的港生均有增長,中大醫學院去年取錄的IB畢業生更達六十人;兩大醫學院取錄分數均近滿分,所謂IB更易入醫科等「神科」的說法,實際並不成立。
有教育界友好認為,坊間討論把本地與海外資歷課程,簡化為對立的貧富差異,卻忽略了大學擇優而取,而文憑試考生人數下跌的事實,「尤其文憑試是採用水平參照評級,而非『拉曲線』的常模參照,即每年尖子沒有指定比例,但肯定受整體人數下跌而減少,而院校取錄到文憑試尖子亦相應減少,把學額分配給非聯招的本地生,實際合情合理。」
有意見要求大學須為聯招及非聯招設定取錄比例,但友好坦言,在考生人數持續下跌下,維持特定的聯招比例,意味下調收生門檻,「文憑試考生人數減少,整體學額競爭已經紓緩,若把收生門檻下調,恐會影響質素。」
友好認為,如院校真心鼓勵社會流動,理應在文憑試成績外,更多考慮家庭背景、求學經歷等其他因素,事實上,現時通過聯招的校長推薦計畫,提供有條件取錄,已達到相當效果,根本毋須側重以考生是否參加聯招作篩選,「過於強調聯招取錄率,可協助基層學生向上流動,其實忽視了聯招制度本身,並不反映家庭背景,比如今屆文憑試狀元均是小康至中產家庭;況且在直資學校就讀IB課程的,不乏獲獎助學金支持的基層生,既有誤判之嫌,亦無端挑起社會矛盾。」
大學擇優而取,在公開的取錄中位數及最低分,足以證明制度公平,但貧富議題對社會卻是觸動神經,便難以理性解讀,值得深思。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