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食療治小孩大量流汗

2011-10-12


坊間傳言「流汗對身體好,能促進新陳代謝」,經過運動排出汗水固然有助健康,不過,年幼的小孩經常會於晚間睡覺時睡得滿頭大汗、汗流浹背,甚至連衣服、牀單都濕透,卻原來是生病的徵兆,作為家長的,絕對不能忽視。

生理及心理

人的身體分布着三百萬左右的汗腺,直接開口於皮膚表面,稱為汗孔。汗液的排出,有調節體溫的作用,同時也排出代謝廢物。

中醫有謂:「內毒外排,祛邪安正,疾病自癒」,出汗是人體健康的標誌,如果在大熱天時一滴汗也不流,稱為「無汗」,這類人可能先天性汗腺較少,亦有可能是因感受風寒,侵襲身體的寒氣困於皮膚,導致毛管腠理(腠理指皮膚、肌肉的紋理,以及皮膚與肌肉之間的間隙)閉塞,因此,在大熱天時亦會少汗或無汗。

事實上,正常生理性的出汗與氣溫高低及衣着厚薄有密切關係,如果是因為緊張、恐懼或興奮等精神狀態下出汗,與身體虛弱、患病都無關,乃屬心理性出汗,即所謂的「流冷汗」。

病理性出汗

至於病理性出汗是以全身或局部無故大量不正常出汗為一種病症,多發生於五歲以下的小兒。小兒由於臟腑嬌嫩、體質氣血運化功能都未完備,所以皮膚腠理粗疏,因而較成年人容易出汗。而病理性出汗可分成自汗及盜汗兩種:

自汗:沒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影響,不因天時暑熱、衣服厚薄或身體活動有關,白晝時多汗出,動則益甚。多因肺氣虛弱,陽氣不足與氣虛、血虛、陽虛、痰、濕等都有關。

盜汗:每每在晚上睡眠時出汗,時多時少,多時甚至衣服全濕,醒過來後,汗水卻自止。多因心血不足,損傷心脾或先天不足,後天失調與血虛、陰虛有關。

一般來說自汗屬陽虛,盜汗則屬陰虛。

治療方法

20151112_435

以下一些中藥食療,可治陽虛自汗、陰虛盜汗,不妨參考:

陽虛自汗:
食療:黃芪党參湯
用料:黃芪四錢、党參二錢、白芍二錢、防風二錢、浮小麥二錢、瘦肉半斤
做法:將防風、浮小麥放入布袋內,其他藥材洗淨與瘦肉一同放煲內煲二小時。
  
陰虛盜汗:
食療:淮山水魚湯
用料:淮山一両、杞子二錢、圓肉十粒、牡蠣一両、水魚一斤、生薑三片
做法:水魚先出水,再放入燉盅,燉三至四小時

陰陽兩虛:全身自汗或盜汗
食療:黃芪牡蠣湯
用料:黃芪四錢、麻黃根二錢、白朮二錢、防風二錢、牡蠣一両、瘦肉半斤
做法:將藥材洗淨與瘦肉一同放煲內煲二小時。
 
東周刊授權轉載

熱門文章

嬰幼兒健康 | 輕輕一吻可致命? 認識腦膜炎雙球菌威脅
02-13
給女兒的信︳女兒受愛情重傷 媽媽安慰: 我年輕也曾受傷 以為是世界末日 最終找到藥方 能醫各種心痛心傷
02-14
兒童飲食|控制小孩食量恐影響飲食習慣 慣被要求「再食多啖」或致太飽及不願吃飯
02-09
內地女誤食仿糖果設計砂炮 一咬即爆受傷 斥無警告標籤害人不淺
02-15
孕婦剖腹誕龍鳳胎 縫合一半突喊停 醫生檢查發現「還有 胎動 !」
02-14

pamajunior_cat

查看更多   ▸
浙江6周嬰兒狂咳 送院檢查抽出「 牛奶血 」 醫生:需要長期服藥控制
2025-02-04
胎兒在媽媽肚子裏患上 盲腸炎 一出世就要進行緊急手術
2025-01-22
BB健康︱認真清潔BB嘴巴 為甚麼還會 口臭 ? 醫生拆解12個口氣成因
2024-12-23
氣溫轉涼|2大幼兒專家分享 7招為 BB保暖
2024-12-16
BB幾日才大便1次?醫生分享 避免便秘 的3個生活飲食習慣
2024-12-05
媽媽一定要知!氣溫急降 BB這4個身體部位最 怕冷
2024-11-25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