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患眼瞼下垂】 宜小學前「開刀」

2018-05-02


奧比斯每年會在小學推行「蒙眼午餐」活動,讓學生感受失明人士的不便,今年主題為「小兒眼瞼下垂」。有醫生指,臨牀上本港每年約有十宗新症,主要是單眼發病,因提瞼肌發育不健全所致,不少家長發現子女出生時眼瞼下垂,便擔心影響視力冀即進行手術,但由於眼組織尚未發育完成,醫生建議手術在小學入學前進行,亦提醒家長可觀察兒童眼珠黑色位置,是否被眼瞼覆蓋多於一毫米,以判斷是否患上眼瞼下垂。

小兒眼瞼下垂在香港並非常見疾病,美國每約八百四十人出生,便有一個相關個案,但本港則未有正式統計,奧比斯義務眼科醫生、香港防盲協會主席李琬微指,臨牀上本港每年約有十宗新症,主要成因由於「提瞼肌」發育不良,令眼瞼不能向上抬起,若眼珠黑色位置被眼瞼覆蓋多於一毫米,或眼珠黑色位置有多於五分之一被眼瞼覆蓋,即可定義為輕度眼瞼下垂,外觀與一般人明顯有異。


李琬微表示,眼瞼下垂主要成因是「提瞼肌」發育不良。

眼瞼下垂大部分約在一歲便會發現問題,李琬微提醒,下垂的眼皮可壓着眼球或阻擋視線,造成深度散光或弱視,若過了視力發育的黃金時期,弱視更無法醫治,永久影響視力。李指,家長發現小朋友眼皮下垂時,大多會認為需要即時接受手術,但李稱,由於兒童眼組織仍未完全發展,因此建議小朋友在六至七歲才接受手術,手術前應作定期跟進檢查,預防有弱視情況。 

今年四歲的兌謙患有先天性眼瞼下垂,屬中度程度。父親紀先生指,一開始兌謙出生時以為「隻眼還沒有全張開,可以再觀察。」但紀先生發現兒子眼瞼下垂情況持續,再次求醫後確診先天性提瞼肌發育不良,他坦言當時十分擔心會影響兒子日後外觀及視力,指兒子「正常水平視野沒有特別,但當要抬頭望,便有一隻眼睛遮住了。」

紀先生指,幸檢查後發現兒子視力沒有受損,因此決定入讀小學前為兒子進行手術,李琬微稱,手術前會每約半年為兌謙進行檢查,如果發覺視力有弱視情況,可能需要提早做手術。

文章獲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網上圖片

熱門文章

飲食健康|三餐都用1種油煮餸 10歲童患 高血壓 全家3人相繼中風
04-09
飲食健康 | 女性40歲後易 骨質疏鬆 專家嚴選「12大強骨食物」 冠軍出乎意料是「它」!
04-11
小朋友半夜咳嗽怎麼辦?中醫解析 夜咳 成因、種類和3大調理方法 | 中醫爸B
04-02
浙江 私家車猛撞小學校門人群 多名家長學生倒地不起
04-25
天水圍天晴邨16歲少年墮樓 當場死亡
04-22

港大醫學院開發全球首個 甲狀腺癌 診斷AI模型 準確率超九成 診前準備時間減半
2025-04-24
總是想吃甜品、薯片要小心!可能是 身體 在發出「過勞警訊」 醫生分析渴望4種食物的隱藏需求
2025-04-24
生活健康 | 車內「這物品」甲醛濃度超標!半年內83名車主罹 血癌 專家急籲:夏季高溫小心更毒
2025-04-24
腸病毒 | 手足口病 高峰期將至 預防要知6件事
2025-04-15
胃癌 難測 港大研類器官生物庫技術模擬癌變進程 未來有助篩查高危者
2025-04-14
肚痛 | 肚皮畫成九宮格 初步判斷問題根源
2025-04-1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