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講】復康服務社工不贊成融合教育:SEN細路長期遭欺凌 「吽出」精神病
2018-03-12
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簡稱SEN),在香港教育局融合教育的政策下,嚴重或多重殘疾的學生,可轉介入讀特殊學校;其他 SEN學生則入讀普通學校 ,與其他兒童相處──及至升中以後,究竟在主流學校成長的 SEN學生,升學就業之路如何?
Ling(化名)是專門做復康服務的社工,負責社會福利署「陽光路上」計劃,主要提供殘疾或確診有精神病的青少年的就業輔導及培訓;然而,一直服務肢體殘疾、精神病康復者、智障人士,近年竟然有過度活躍,甚至讀寫障礙的學生轉介至她手上,令她反思融合教育到底出現甚麼問題。
根本不屬她復康服務範圍的 SEN就業服務,卻轉介到她手,純粹是學校社工自行上網尋找給自己跟進的個案「出路」:「我只可以說是天意,個案遇上好的社工,找到我們的服務安排受訓。」小學有相同完整的訓練;中學卻斷層。「升上小學,訓練便代表完?我們社工的角度,訓練要持續的,除非父母叻到成為自己子女的『專家』──自閉症需要的社交訓練,不會升上中學便不需要,自動好返吧!我教到現在,他們都是大人,我還教呢!」
不幸的是,好些 SEN個案,是從小遭欺凌,「吽出」精神病而來到她手上。
▲ Ling 一直服務殘疾、智障及確診有精神病的青少年;近五年陸續接到 SEN青少年個案,都是來自基層,父母不懂怎樣教養:「如果連 SEN都歸入我們的服務,某程度都幾悲哀,因為主流根本無其他(就業)服務幫到他們。」她手上最難做的個案是 SEN和有精神病的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