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苗】小心「嬰兒主導進食」(BLW)引致哽塞的食物陷阱
2017-12-18
‘Baby-led Weaning’(嬰兒主導進食,以下簡稱BLW)是近年媽媽屆的熱門話題。與BLW相關的資訊及經驗分享在媽媽群組、親子論壇 、以至不同的育兒資訊平台相繼出現。筆者既是媽媽,又是言語治療師,職業病發作下,當然最關注BLW的吞嚥安全性。究竟BLW有否增加哽塞風險?進行BLW時,又有甚麼食物陷阱需要留意? 筆者將會一連兩篇,分享與BLW相關的研究報告,以及從嬰幼兒口腔肌肉發展的角度,分析如何安全地進行BLW。
要貫切實行BLW,有以下三個重要元素:
1. 寶寶可自由選擇吃甚麼、吃多少、進食速度,以及怎樣吃(當然家長可以決定餐盤上提供甚麼食物);
2. 食物只會以一塊(如軟腍肉條)或原件(如整條皇帝蕉)方式提供給寶寶,主要以方便寶寶自行用手握住進食為主;
3. 鼓勵與家人同時用餐,分享相同的食物。
相信各位家長對於BLW的好處並不陌生。可是,亦留意到有媽媽分享實行BLW時,寶寶被大塊食物哽塞的意外。究竟初接觸固體食物的嬰幼兒,是否有足夠能力咀嚼食物?嬰兒本身的作嘔反射(Gag Reflex)能否保護他們?讓我們看看相關的研究報告吧!
選對食物可減哽塞風險
在2016年,美國的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刊登了一篇關於BLW與哽塞風險的研究,目的是比較採用傳統用羹餵食糊仔或BLW的哽塞次數。結果發現,六至八個月大的寶寶,不論是傳統餵食或BLW均有出現哽塞情況,平均每月一至兩次。在六個月大時,採用BLW的寶寶出現作嘔反射的次數明顯地較多。換句話說,採用BLW並未有帶來更多的哽塞風險。最值得留意的是,研究中採用BLW的家庭會被教授如何挑選食物減低哽塞風險,以及遇到哽塞的急救方法。因此,研究員強調,家長對哽塞風險及安全選擇食物的知識,比採用那一種餵食方法,更影響嬰幼兒的進食安全。
在引進固體食物的過程中,嬰幼兒仍在學習如何控制舌頭移動食物,咀嚼和吞嚥。如果嬰幼兒未能足夠咀嚼食物就吞下,或狼吞虎嚥,也容易引致哽塞。哽塞是指把食物吞進氣管,引致氣道受阻,無法將空氣吸進肺部,造成窒息。不論是傳統餵食或BLW,哽塞亦可以發生。家長要避免寶寶哽塞,最重要是提供適合他們口肌及咀嚼能力的食物,其次是家長或照顧者需陪著寶寶用餐,留意寶寶進食時有沒有哽塞的情況。不同食物能為寶寶提供豐富的味道、質地、顏色、觸感的刺激。但有些食物的質地會提高嬰幼兒的哽塞機會,家長切勿掉以輕心。以下會介紹這些高危食物,以及建議較適當的進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