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ce Wu】選擇學制的抉擇 - IB vs DSE(一)
縱使國際文憑課程(IB)在近年愈來愈普遍,很多家長仍然對於這個國際通用的學制一知半解,對於IB與傳統香港教育制度的分野也只有十分模糊的概念。我在中、小學時曾經接受過傳統的香港教育,亦經歷過IB的洗禮,後來負笈英國繼續進修。憑藉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學歷的體驗,我希望藉著與各位家長作出分享,讓各位家長為子女安排就學提供指引。
對於家長而言,為子女選擇合適的學制,可說是影響子女一生的重要決定。因此,對不同的學制有著透徹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才能夠作出最合適的決定。在香港,中學課程一般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以教育局指引作框架,並以香港中學文憑試作為公開試的課程;第二類則是採用源自國外如英、美等地學制的國際學校,因應不同學制而有不同的考試和學習制度。本篇將集中討論備受大部分頂尖學府認可的國際文憑課程(IB)。
IB與傳統學制的第一點差異,體現在師生之間的互動形式。在傳統教育制度中,老師擔任的角色往往較為單向,負責就相關知識向學生提出指導,並由學生吸收、記錄及應用,並會透過許多操練來確保學生徹底「吸收」知識,被普遍稱為「填鴨式教育」;反之,IB著重自我學習,老師會以啟導者(Guidance)的身份從旁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向,訓練他們從觀察身邊事和參與其中的方式獲取知識,與學生之間有較多互動。因此,IB課程的教學模式往往較為生活化,例如安排學生出外參觀探訪,讓他們多觀察、多體會,從中探索和發掘新知識。也由於這種相對較開放的學習模式,而衍生出一種說法,就是IB較傳統學制為「活」。
那麼,傳統學制的填鴨式教育是否就是一無是處、IB的開放式教育才是最好呢?其實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