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志敏】子女的人生導師
2017-06-12
孩子一出世, 只是一張白紙而已,由零至六歲是幼童腦部發展的高峰期,也是父母和他們互動最為頻繁的時期, 因此呼應到腦部發展的黃金期,父母們當努力揮動著你們的人生畫筆在子女的「白紙」上盡力為子女繪畫一幅美好的圖畫。可能,父母未必意識到自己作為子女的「人生導師」角色是這麼重要的。
其實父母的一舉手,一投足,都吸引著幼孩的視線。孩子在觀察父母行為之後,會讓父母成為自己人生的學習對象,但是孩子是否有足夠能力去分辨及選取那些父母的行為是孩子應該去學習,那些父母的行為,是孩子當引以為鑑而選擇不應跟隨呢?
觀察學習Vicarious Learning
心理學家在硏究人們時,特別是孩子的行為,了解到孩子從觀察人們生活過程時, 會「模仿」他們的行為。而這學習形式,孩子不需經過漫長的嘗試或從錯誤經驗中親身經歷而得到,而孩子是透過觀察人們而學到。如果父母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孩子藉此從父母中,學會生活技能、禮貌、語言及生活習慣等。
曾經有一家庭個案,男孩子六歲, 孩子與母親關係密切,以往母親是個簡單、直率及愉快的家庭主婦。自母親懷疑父親有第三者後,母親情緖變得暴燥、忿恨、挑釁及粗言穢語,經常以涙洗臉, 在旁的孩子一言不發, 全看在眼裏。後來,兒子就讀小一的班主任邀請父母見面,表達近日他們的兒子在校不專心,常發白日夢及開始欠交功課,有一次為排隊的先後次序與同學爭執、罵粗話及大叫後便落淚,老師希望父母可以探討一下兒子情況及協助他改善現狀。
此時, 母親如夢初醒,發現兒子不知從何時起,也像她一樣,變成一個粗暴、亂發脾氣的人,孩子眼睛常盯著自己。母親頓時聯想到可能自己心情欠佳,一方面忽略對孩子的關心,另方面,母親情緒影響了孩子,孩子因母親心情低落而難過,最後連母親的負面情緒及行為孩子透過觀察學習去「模倣」成為自己的日常行為。起初她以為是父母二人的婚姻問題,却忽略了孩子為父母親關係影響到孩子的成長發展。於是她與先生商量,決定三人一起尋求家庭輔導。
在會面中,父親坦白地向妻子及兒子表達在過往兩個月開始與一個女舊同事見面,本來希望了解一下最近公司的人事重組,後來才知道她因被遣散之後, 繼而失戀。父親以為作為普通朋友聽她訴苦吧,怎料她向自己表達愛意,父親已清楚表達自己是專一丈夫,絶不會與她談戀愛。
在輔導員鼓勵下,先生向太太及兒子表達因這件事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以表示歉意。他同意輔導員分析自己低估了情況的嚴重性,並承諾不會再與這女子見面。希望妻子原諒自己的魯莽及希望兒子明白父母仍然是心愛對方及愛護孩子的,父母一起承諾日後讓孩子明白事情的始末及保持對他的關心。
父母特意提到曾經與老師見面,表達對兒子在校表現擔心,並詢問由來,經兒子証實與母親之前想法相同,他表示自己常以母親的行為作學習對象。此時,輔導員讓母親給予孩子正面的同理心,明白孩子以自己為人生榜様,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其實,母親也只是一個人,未必做到事事完美,日後自己做錯事會主動向他道歉,希望兒子成長時,慢慢學懂在觀察學習時,選擇正確的行為去跟從。父母感到幸運有一個關心自己的兒子, 希望大家重新調整自己的工作、學習及心情去面向將來。
在這個案中,孩子的問題能及時被發現, 家庭幸運地可以合力修補關係,亦讓父母及孩子從錯誤中得到反思,轉危為機。可惜,有些家長未必有相同的危機感,或者未來得及調整引發孩子透過觀察學習父母的負面行為之前,孩子的已泥足深陷,不能自拔。因此,誠意邀請父母警惕自己一言一行,作個孩子的好榜樣。
作者:康志敏
電話:3184 0258
Website: www.familydynamics.com.hk
Email: [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